您好,欢迎您

美例说实战分享 61 | RD方案贯彻新诊断MM治疗全程,联合ASCT带来微小残留病阴性的完全缓解1

2021年09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随着整体治疗策略的运用、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MM患者的缓解深度和长期生存显著改善。目前来说,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年轻、体能状态好的新诊断MM一线治疗策略为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本文患者47岁,诊断为MM K轻链型( DS分期:II期A ;ISS分期: I期),无严重的基础疾病。经RD诱导治疗后行ASCT,之后又进行RD维持治疗后获得了微小残留病阴性的完全缓解。           

               
陈苏宁
苏州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侯任主委
主持美国白血病淋巴瘤协会、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获2017年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
在Blood、Leukemia、Cell Report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临床资料

基本情况

患者,俞某,男性,47岁。因“间断胸背部放射性疼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胸部放射性疼痛加重,疼痛部位不固定,走窜性放射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自行活动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既往因膀胱、输尿管结石行微创手术。 家族史:母亲高血压病史,父亲癌症逝世。

一般检查

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大生化:总胆红素29.9umol/l,直接胆红素5.1umol/l,间接胆红素24.8umol/l,β微球蛋白2.03mg/l,白蛋白44g/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4g/24h、尿蛋白定量0.17g/l。

甲乙丙肝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

腹部B超:肝脏弥漫性改变,符合脂肪肝声像图、胆囊壁毛糙;慢性胃炎伴糜烂 、直肠多发息肉。

CT:胸腰骶椎体多发椎体、附件及部分肋骨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

MRI:扫示颈、胸、腰、骶椎椎体及附件骨质信号不均伴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建议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1602642059612366.png

MM相关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回示:此部位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1.04:1,粒红巨三系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约占5.5%)(2018-12-24)

骨髓细胞形态回示:此部位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0.74:1,粒红巨三系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比例增高(约占7%)(2018-12-29)

骨髓病理:可见散在浆细胞,CD38浆细胞+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未见M蛋白

免疫球蛋白定量回示:尿轻链K定量89.9mg/dl

血清游离Kap轻链:627.5mg/l

尿游离Kap轻链:977.5mg/l

免疫分型:表达CD38、CD138、cKappa、CD117、CD56,符合浆细胞肿瘤表型

免疫固定电泳-尿IG(G、A、M)K、λ:在β可见一条单克隆轻链K成分

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K轻链型( DS分期:II期A ;ISS分期: I期);

胸腰椎小关节紊乱;颈椎病。

治疗经过

2019年1月7日至2019年4月12日,该患者接受了4疗程BT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 2.9mg d1、4、8、11,地塞米松20mg d1-2、4-5、8-9、11-12 ,沙利度胺150mg d1。

2019年5月16日,该患者接受了RD方案治疗,血、尿轻链均回示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均回示阴性。

2019年7月10日,患者接受了DECP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于2019年8月08日、09日行干细胞单采,复查血、尿游离轻链均回示阴性。

2019年9月2日,患者又接受了Mel200方案预处理后,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

2019年11月1日,患者接受RD方案维持治疗(来那度胺25mg日一次+每周2次地塞米松40mg),治疗中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至11月14日因血小板低下停服治疗。

2019年11月29日,患者复查。免疫固定电泳显示少量λ型轻链,需排除IgD或IgE型M蛋白;复查微小残留0.0068%、M蛋白9.1%g/dl。

2019年12月11日,继续给予RD方案维持治疗(R25mg隔日一次+每周2次D40mg)。

2020年4月11日,复查显示异常免疫球蛋白、微小残留、尿轻链均回示阴性。

病例总结

近两年来,MM诊疗发展非常迅速,中国MM新药选择也越来越多,如来那度胺、伊沙佐米、达雷妥尤单抗等,给MM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由于MM是一种具有复发特征的进展性肿瘤,规范化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的重要途经。目前来看,新药的引入明显提高了MM的治疗疗效,但ASCT仍然是年轻/合适患者一线标准治疗策略。该患者年龄47岁,体能状况尚可,综合评估后适合ASCT治疗。患者接受BTD方案和RD方案治疗后,血、尿轻链均回示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均回示阴性,之后该患者接受了预处理方案后,进行了ASCT。

多研究已证实了维持治疗在MM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维持治疗时可显著改善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并且目前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维持治疗的标准方案(Ⅰ类证据)。因此,该患者在ASCT后进行了RD方案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期间,该患者因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而停止治疗,而后复查显示少许微小残留病变,又恢复RD方案的维持治疗。5个月后复查,该患者异常免疫球蛋白、微小残留、尿轻链均回示阴性。该病例提示,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方案在新诊断MM全程管理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不管是诱导还是维持,均展现出很好的疗效及可耐受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Xi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