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分泌M蛋白或其片段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异质性大,目前临床多难以治愈。有文献报道胸水可见于6%的MM患者,属于终末期表现,合并胸水的MM患者预后大多不良。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多线化疗后骨髓瘤疾病进展,胸水迁延难治。该患者最终接受RCD方案治疗,胸水消失,之后又进行RD方案维持治疗,持续CR,且未再出现胸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血液肿瘤科
从事临床工作9年,主要从事血液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各种贫血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以第一作者在SCI上发表论著1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4篇
管理患者400人次/年
临床资料
基本情况
患者男,58岁,因“反复胸水4年余,加重1月余”于2016年9月28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4年前(2012年9月)因“乙肝肝硬化腹水”于当地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治疗期间发现胸腔积液,对症治疗后胸水减少,后每年规律复查,自诉双侧胸水深约4cm左右。
1月余前患者胸水较前明显增多,反复胸水细胞学未查见肿瘤细胞,自身免疫、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当地医院行胸膜活检,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胸廓组成骨、胸腰椎、骨盆多发骨质破坏,多处肋骨病理性骨折,怀疑“多发性骨髓瘤”收住我科。
既往史
乙肝病毒携带13年,乙型肝炎肝硬化4年,先后服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多发性肌炎、神经性肌强直病史,曾应用强的松、白芍总苷、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目前已停药;
高血压10余年,收缩压最高180mmHg,口服依那普利控制可;伴心律失常(具体不详),未口服药物治疗;胆囊结石,未手术;肾结石,曾行碎石治疗;胃溃疡病史4年。
入院检查
1、血液和生化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7.0×109/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209×109/L。
生化:尿酸445.3umol/L,β2微球蛋白4.15mg/L,肌酸激酶276.77U/L,谷丙转氨酶 13.0U/L,谷草转氨酶 18.7U/L,白蛋白37g/L,球蛋白30.0g/L,肌酐 91.2umol/L,乳酸脱氢酶 128.9 U/L,血钙2.21mmol/L。
NT-ProBNP:98.64pg/ml。
感染九项:乙肝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2、胸水检查
黄色略浑浊液体;粘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单个核91.7%,多个核8.3%,有核细胞总数554×106/L。生化:氯 105.3mmol/L,蛋白42.9g/L,葡萄糖14.01mmol/L,乳酸脱氢酶 102.0IU/L,腺苷脱氨酶16.8U/L。脱落细胞(多次):未见肿瘤细胞,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少量间皮细胞。流式细胞学:未见异常。
神经性肌炎相关检查:右侧腓肠神经、左侧腓浅神经感觉纤维受损,其他无异常。
3、影像学检查
头颅正侧位(2016年9月28日):多发骨质破坏。
腰椎CT(2016年9月29日):多发骨质破坏。
4、血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鉴定
血 IgG2070mg/dl,IgA 13.6mg/dl,IgM 25.6mg/dl,IgE<6.0 IU/ml,k轻链111mg/dL, λ轻链1400mg/dl;
尿 λ 204mg/dL,尿量2200ml,尿 λ 4.5g/24h。
5、骨髓穿刺
细胞学:幼稚浆(瘤)细胞占39%。
免疫分型:CD38(+),CD138(+),CD45(+) 20.5%单克隆浆细胞。
活检:幼稚浆细胞占造血组织90%。
染色体:46, XY[20]。
6、FISH检测
1q21扩增阳性26%;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占78%;IGH重排80%。
诊断
1、多发性骨髓瘤 IgG-λ型 DS-IIIA/ISS-II/RISS-II高危组
2、胸腔积液
3、乙肝肝硬化
4、多发性肌炎
5、神经性肌强直
6、高血压III级高危组
治疗过程
1、第一阶段治疗(2016年10月-2017年7月)
2016年10月 诱导治疗
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1
P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2
PDD(膨体佐米/脂质体多柔比星/地塞米松)×2
达到PR,合并周围病变,暂停治疗两个月
2017年4月 骨髓瘤疾病进展,胸水增多
CA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地塞米松)×3,再次达PR
2017年4月28月第二次胸膜活检
间皮细胞乳头状增生,未见明显异型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未见浆细胞浸润。
2、第二阶段治疗(2017年7月——2019年5月)
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间断硼替佐米治疗。
2018年4月骨穿幼浆13.5%,M蛋白鉴定IgG1710mg/dL,尿λ 0.34g/24h,胸水增多。PAD(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1。
2018年6月复查IgG2050mg/dl,尿λ 0.53g/24h。PED (硼替佐米/依托泊苷/地塞米松)×2。
2018年9月 IgG3040mg/dl,λ 2270mg/dl,尿λ 0.43g/24h。DECP(顺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地塞米松)×2。
2019年2月至今RCD(来那度胺25mg Qd, d1-21+地塞米松20mg, Qw+环磷酰胺50mg d1-14)×3,胸水消失。
2019年5月至今持续口服RD,除白细胞略低外,无其余不良反应。维持CR,胸水未再出现。
病例总结
本例MM患者为中年男性,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多线化疗后骨髓瘤疾病进展,胸水迁延难治。那下一步该如何治疗呢?文献报道胸腔积液可见于6%的MM患者,属于终末期表现,合并胸水的MM患者预后大多不良。曾有个案报道[1]应用PRD方案治疗一例肺占位合并肾功能不全及大量胸腔积液的MM患者,该患者经治疗后可脱离氧疗,恢复正常活动,疗效令人惊喜。另外,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应用传统CHOP治疗预后极差,中位OS为6个月,有报道[2]显示来那度胺单药治疗1月迅速达到CR,维持治疗18个月无复发。本例患者胸水虽未经病理证实,但随MM进展而增多,仍考虑与MM相关,最终接受RCD方案治疗后胸水消失,之后又进行RD方案维持治疗,持续CR,且胸水无复发;提示来那度胺在控制MM的同时解决了棘手的胸水问题。综上,来那度胺在肿瘤杀伤时或兼备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于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患的MM患者,来那度胺值得尝试。
[1] Iqbal N, et al. BMJ Case Rep. 2016
[2] Antar A, El Hajj H, Jabbour M, Khalifeh I, El-Merhi F, Mahfouz R, Bazarbachi A.Blood Cancer J. 2014 Mar 7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lis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