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美例说实战分享24|见微知著明诊断,“来硼地”联显高效

2021年08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骨质破坏和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大量生成,并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被临床忽视,造成误诊或者漏诊。本文主要报告一例中老年男性患者被诊断为MM的“辗转之路”。

               
菅原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多发性骨髓瘤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
先后发表第一作者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5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会议壁报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临床资料

男性,57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伴大汗、胸闷,无恶心呕吐、黑曚、耳鸣,持续数10秒可自行缓解,病情反复,发作渐频繁。

 2020-09-01:就诊神经内科,入院诊断:眩晕待查: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椎基底动脉TIA?高血压2级 高危;Ⅱ型糖尿病。

住院期间出现视力障碍,请眼科会诊。出院诊断:1.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2.高血压病2级 高危 3.2型糖尿病 4.高脂血症 5.颈动脉粥样硬化 6.左眼黄斑病变早期 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8.焦虑状态。治疗给予降压降糖+抗板固斑+营养神经+改善焦虑。

2020-11-05:患者出现发作性眩晕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再次头颅MRA :右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可能。就诊于介入治疗科。体格检查 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查体 瞳孔等大等圆,光敏,共济运动试验稳准。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对称。脑血管造影术:右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大小约2.5*3.8mm。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 4.27×109/L,Hb 108g/L↓,Plt 142×109/L,血沉 ESR 79mm/h↑ CRP 14.9mg/L ↑生化 肌酐 113umol/L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经微导管送入PED 4.5/20mm血流导向装置一枚,术后血流通畅、载瘤动脉及远端分支显影良好。

2020-12-01: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加重,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反复晕厥,间断鼻衄,视物模糊加重肢体无力等神经症状。就诊于神经内科。头颅MRI+DWI: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陈旧腔隙性脑梗死,颅内多发缺血灶,轻度脑白质改变,左侧乳突炎。头颅增强MRV:头颈静脉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TCCD)无殊。鼻窦CT 鼻窦炎、鼻中隔右偏曲。颈静脉超声:右侧颈静脉J3以远狭窄(局限性,不除外茎突压迫所致);左侧颈静脉回流障碍。CTPA:肺动脉CT未见明确肺动脉血栓栓塞,左肺上叶陈旧性病灶。左侧第10肋骨局部膨胀性改变,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及点状高密度影,骨皮质欠连续,病理性骨折?血常规:WBC 3.1×109/L;Hb 110g/L;血沉 ESR 108mm/h;→ >140mm/h。病毒及生化:未见明显异常。视力障碍加重。诊断: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原因?

高凝状态:凝血谱、血栓弹力图、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基本正常。阿司匹林及波立维抑制率均为100%。图片1.png

出院诊断:1. 高血压3级 极高危2.Ⅱ型糖尿病 3. 高脂血症4. 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术后5. 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 焦虑状态7.陈旧性肺结核8.鼻腔出血原因待查9.右侧颈静脉狭窄(J3以远狭窄) 10.贫血原因待查;白细胞减少原因待查11.左侧第10肋骨病理性骨折?

2020-12-22:患者反复头晕10月余,再发晕厥1天,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丹后紧急送至急诊。急诊头颅MR:右基底节区微出血灶;双侧脑室旁亚急性脑梗塞;两侧脑室旁、半卵圆区少许缺血灶。胸部高分辨CT:左肺上叶下舌段良性结节伴周围慢性炎症;左第10后肋骨质破坏伴骨折、骨痂形成。急诊血检:血色素 101g/L↓ 球蛋白69.2g/L↑

一筹莫展,多科室会诊排查

血液内科会诊:典型高黏滞血症综合征;球蛋白增高、贫血、肋骨骨质破坏

复杂既往史及用药史图片2.png

血常规:WBC 3.3×109/L,Hb 100g/L↓

生化:球蛋白 37.4g/L↑,白蛋白 32.6g/L ↓ ;β2-MG 4.12mg/L ↑,血钙 2.05mmol/L ↓LDH 231U/L,校正血钙 2.235mmol/L

血免疫球蛋白:IgG 19.5g/L;κ轻链 0.66g/L;λ轻链 4.45g/L; 轻链κ/ λ 0.15

血清游离轻链:κ轻链:15.9mg/L,λ轻链:265mg/L ↑ ,游离轻链κ/ λ=0.060 ↓

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见下图:

图片3.png

骨髓细胞学检查  浆细胞23%

血液肿瘤免疫分型:CD45弱阳性、CD38强阳且SSC较有核红细胞大的分布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2.6%,表达CD13、CD27、CD38(bright)、CD56、clmbda,部分细胞表达CD138,不表达CD19、CD28,cKappa, 异常单克隆的浆细胞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核型: 46,XY[20]  FISH检测均为阴性

图片4.png图片5.png

蛋白C+蛋白S活性:血浆蛋白C活性46.0%↓血浆蛋白S活性51.0%↓

凝血谱(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9.0秒↑、国际标准化比率1.5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8.6秒↑

图片6.png

明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IgG-λ型,Durie-Salmon分期ⅡA,ISS分期Ⅱ,R-ISS分期Ⅱ

治疗方案

启动VRd方案一线治疗;积极辅以抗板、抗凝治疗。

多学科合作:

眼科(2021-01至今)

   双眼黄斑水肿,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定期行“双眼玻璃体腔抗VEGF注药术”

神经内科

   脑卒中病史,治疗过程新发脑梗

   急性动脉取栓术,指导脑梗恢复期治疗

患者治疗汇总:

图片7.png

患者治疗结局:

患者目前情况:一般情况良好,ECOG评分1分,无眩晕晕厥发作,无鼻衄耳鸣,视力较前改善,活动耐力较前显著提升。

专家点评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骨质破坏和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大量生成,并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1]。该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被临床忽视,造成误诊或者漏诊[2]

在治疗原则方面,无症状或无进展的MM患者可以观察,每3个月复查1次。有症状的MM患者应积极治疗:有症状MM的初治为诱导化疗,来那度胺是一种有效的沙利度胺类似物,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联合使用疗效非常显著,已成为适合移植或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MM患者的诱导治疗首选方案。

本文患者症状以眩晕首发,后又出现了视力、听力功能异常,辗转多次,多学科会诊,最终确认为MM。治疗方面选用了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的三联方案,同时给予眼科、神经内科支持治疗。该患者经4疗程治疗后,疗效接近完全缓解(CR)。该病例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对MM全程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方案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方平,临床检验血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陈世伦,武永吉.多发性骨髓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