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诺学院】肺癌进展大咖论,精准治疗多获益-2021 POST WCLC/ESMO: 肺癌极速解读会成功举行

2021年09月2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微信图片_20210926144103.png全球肿瘤研究的风向标,一年一度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金秋九月接连召开,众多重磅研究数据陆续发布。为了在会后快速、有效地传递最新的肺癌进展,探讨最新研究对中国肺癌临床实践的启示和思考。2021年9月24日,2021 POST WCLC/ESMO肺癌极速解读会成功举行,多位肺癌领域专家全国连线,共同梳理最新重磅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肺癌诊疗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次会议是由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两位主席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欢迎致辞,指出本次会议可谓群星璀璨,国内肺癌领域的顶级大咖们围绕今年WCLC和ESMO会议上肺癌的重磅研究进行精准、清晰的解读,相信将会对未来肺癌领域的临床诊疗带来积极的影响。

1.jpg

王洁教授(左)程颖教授(右)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

在开场的学术分享中,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指出肺癌靶向治疗的趋势是愈加精准,而NSCLC的治疗也已进入了生物标志物指导的精准治疗时代。今年WCLC/ESMO会议上报道的研究,六大信号通路各有突破和进展。在EGFR通路中,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治疗成为关注热点,EGFR TKI联合的方案初显疗效,成为未来解决的方案;在ALK通路中,布加替尼一线数据迎来最终结果mPFS 24个月,塞瑞替尼获2021年CSCO指南一线I级推荐,多线耐药后塞瑞替尼联合曲美替尼或可成为新选择;在BRAF V600E通路中,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已成为目前最佳治疗选择,真实世界展现出超长的生存获益OS高达29.3个月;对于METex14跳跃突变,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且优先推荐的Capmatinib再报良好的安全性数据,Tepotinib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亦得到证实;在KRAS通路中,JDQ443治疗KRAS G12C突变疗效初显,Sotorasib对脑转移的控制率达77.5%,新型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探索中。除此之外,T-DXd治疗HER2阳性NSCLC将成为新的标准治疗,SHP2在KRAS/EGFR等靶点的联合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jpg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周清教授

讨论

第一个讨论环节由程颖教授主持,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壮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孟睿教授就少见突变和共突变的进展和用药选择展开了讨论,专家们指出对于少见突变和共突变的用药选择主要还是依赖于基因检测的结果,在临床上检测出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会优先选择使用对应靶点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专家们还就BRAF V600突变阳性伴PD-L1高表达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专家一致表示综合考虑疗效和安全性,应该尽可能把双靶药物用在一线,免疫治疗往后线放。并且后线免疫治疗多采取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模式,免疫单药并不会考虑。

3.jpg

讨论环节一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赵军教授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治疗的WCLC/ESMO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免疫治疗作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一线标准治疗再添力证,Empower-lung3研究、CHOICE-01研究、KEYNOTE-407研究、POSEIDON研究将免疫联合化疗推向NSCL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地位。而且在一线伴有脑转移的NSCLC人群中,CheckMate-9LA研究亦显示该种治疗模式具有不错的生存疗效,安全可控。一线去化疗方案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的联合治疗模式亦初显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新模式的探索。

在二线治疗的探索中,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经治的NSCLC,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双免+尼达尼布/新型抗癌疫苗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多线靶向治疗失败后的免疫治疗,目前数据仍不乐观。未来,还需探索更多精准的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更多的新联合模式以惠及广大患者。

4.jpg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赵军教授

讨论

第二个讨论环节由王洁教授主持,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春玲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礼仁教授就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免疫治疗的用药体会及耐药问题展开了讨论,专家们指出根据KEYNOTE407研究结果可知,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标准治疗可以给晚期肺鳞癌患者带来长期获益,提示对于此类患者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标准治疗,抓住最大获益机会。免疫治疗欣欣向荣,各种组合方案层出不穷,未来免疫治疗也要进入精准免疫时代,开发更多biomarkers,细分优势人群,最大化免疫治疗获益。

5.jpg

讨论环节二

围手术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

在学术分享环节最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龙浩教授作为会议压轴,分享了目前围手术期的探索的两大方向。第一是围手术期的靶向治疗,ADAURA研究中可切除的II期和IIIA期EGFR阳性NSCLC患者接受奥希替尼辅助治疗2年时仅10%的患者出现复发,奥希替尼可用于EGFR突变IIIA/B期 NSCLC的全身诱导治疗,可作为化疗的替代方案,ALK新辅助靶向治疗亦有少许小样本研究,提示ALK-TKI在围术期有较好的治疗前景。第二是围手术期的免疫治疗,多项研究更新揭示其中变革。IMpower010研究奠定阿替利珠单抗做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辅助治疗的新里程,且研究显示在PD-L1肿瘤细胞(TC)≥50% 人群获益最多;NADIM研究中新辅助Nivolumab加化疗治疗可切除IIIA期NSCLC获长期生存,为“治愈” IIIA期NSCLC带来更多希望; TOGATHER研究显示特瑞利普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潜在可切除NSCLC患者术后MPR 68.9%,PCR率达40%,疗效可期,安全性耐受。

此外,围绕着肿瘤微环境中各个新型靶点的药物正在火热研发中,免疫+新型靶向药物,如TIGIT单抗、PARP抑制剂,以及促肿瘤验证抑制剂Canakinumab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期待更多新药在围手术期的布局,为早期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机会。

6.jpg

围手术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龙浩教授

讨论

第三个讨论环节由王洁教授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庄莉教授就早期肺癌患者是否应该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早期肺癌患者的用药策略展开了讨论,专家们指出现在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地位呈现不断提升之中,甚至在部分医院中,对于ⅢA期的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已成为常规。此外,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中都观察到不错的疗效数据,但目前临床上运用还较少,相信未来随着证据的不断积累,免疫治疗能在围术期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7.png

讨论环节三

总结

在大会最后,王洁教授和程颖教授指出今年NSCLC治疗的WCLC/ESMO进展中,最大的亮点有两个,其一是驱动基因阳性的探索更加细化;其二是围手术期的治疗,不论是新辅助的免疫还是辅助的靶向治疗,均引起了外科医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这充分体现了肿瘤多学科诊疗(MDT)的理念。当然,无论是早期或晚期的NSCLC均还存在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亟需在座的各位携手,进行更多合作、探索,从而给予答案。


责任编辑:Ervin
排版编辑: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