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肿瘤精准治疗大咖谈系列二】周国仁教授:多学科协作,更新免疫治疗的诊疗模式,不断提高精准诊疗水平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1年09月26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9月3日~4日,肿瘤精准治疗紫金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肿瘤精准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南京站)隆重举行。论坛由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江苏省癌症中心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承办。会议旨在将国内各方肿瘤专家汇集一堂,就肿瘤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优化的治疗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会上【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对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还为大家介绍了免疫精准诊疗的进展及突破,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周国仁.png                
周国仁
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及原发不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及不明原发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与免疫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院质量与管理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

本次2021 肿瘤精准治疗紫金论坛针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等瘤种的精准治疗进行了全方位阐述。您认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肿瘤精准治疗?

关于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要点有三方面,一是精准,二是规范,三是多学科合作。其中,精准是前提,规范是基础,多学科合作是精准和规范的保障,多学科诊疗团队需要参与肿瘤患者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全过程,关注患者基因测序或蛋白水平改变,发现分子生物学特征,更好开展肿瘤精准治疗。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肿瘤精准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目标。如何规范地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精准治疗,这个过程需要多方联动,包括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制药公司的参与,媒体方面的努力,以及临床医务人员的规范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肿瘤精准治疗工作做实做细。

精准治疗对提高肺癌治疗有何价值?

精准治疗对肺癌患者意义重大。一方面是突变基因的精准检测。通过驱动基因的检测,筛选出有效获益人群,实施精准靶向疗法。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位点,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针对性靶向疗法,相比传统化疗、放射治疗,疗效更好,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精准检测为后续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照。以大家熟悉的PD-1和PD-L1举例,这两者经常一起被谈及,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异非常大,它们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当检测出来PD-L1表达非常高的时候,仅使用PD-1抑制剂药物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效果就非常好。而且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这类患者单独使用K药效果可能比联合化疗的疗效更好,有28%的患者可以从单药使用中获益。因此,精准诊疗意义重大,通过筛选优选人群,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疗效,减轻治疗副反应等。

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中有何新突破?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由于早期不易发现,易复发转移,疗效不佳,平均5年生存率不超过10%。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是局限性(LD)和广泛性(ED)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后期复发进展迅速,后续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随着对SCLC分子机制认识的深入,新的药物不断涌现,SCLC领域也出现了突破性进展。2018年,凭借CheckMate032研究,nivoluamb改写了SCLC三线及后线治疗无标准治疗选择的历史,Impower133研究结果公布,广泛期SCLC迎来30多年来一线系统治疗中首个获得总生存(OS)改善的3期研究,2019年FDA批准atezolizumab联合EC方案作为广泛期SCLC新的一线治疗标准,成为SCLC治疗史上新的里程碑。同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在与安慰剂对照的经至少2种方案治疗的复发SCLC的2期研究中获得PFS和OS的双重获益,成为首个中国SCLC标准三线治疗选择,也开启了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在SCLC的研究热潮。

2021年ESMO公布了Caspian研究三年OS%数据:D+EP组相比EP组,三年OS%分别为17.6% vs. 5.8%,D+EP组是单纯化疗组的三倍以上,同时更新两年OS%,分别为22.9%  vs. 13.9%,进一步奠定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ED-SCLC一线治疗的地位。

毫无疑问,免疫治疗策略为ED-SCLC建立了新标准。但目前免疫治疗在SCLC中的应用仍存诸多挑战。包括免疫微环境与亚型的影响,有效生物标志物的开发等。



责任编辑:Joe
排版编辑:Dawn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1月22日
吴伟霞
丹阳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21年09月27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关于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要点有三方面,一是精准,二是规范,三是多学科合作。其中,精准是前提,规范是基础,多学科合作是精准和规范的保障,多学科诊疗团队需要参与肿瘤患者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全过程,关注患者基因测序或蛋白水平改变,发现分子生物学特征,更好开展肿瘤精准治疗。
2021年09月27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