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lood】首创新型STAMP抑制剂Asciminib,在至少2种TKI耐药/不耐受的CML-CP患者中疗效表现突出

2021年08月2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对于至少2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来说,当前的治疗方案带来的疗效和/或安全性仍然不足,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Asciminib是首创特异性靶向BCR-ABL1蛋白肉豆蔻酰口袋(STAMP)抑制剂,有可能帮助患者克服对TKI抑制剂的耐药性或不耐受。近期,发表在Blood上的一项Ⅲ期试验显示,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的疗效更优,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微信图片_20210826180746.png

Take Home Message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TKI治疗的CML-CP患者中,Asciminib的疗效优于博舒替尼,且安全性更好。

研究背景

三磷酸腺苷(ATP)与酪氨酸激酶结合的竞争性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接近正常生存的疾病。然而,还有一些患者对TKI治疗无应答(原发性耐药)、失去应答(继发性耐药)或出现不耐受。

所有已获批的TKI均与BCR-ABL1癌蛋白的ATP位点结合,抑制异常的激酶活性有关。而Asciminib是首创的新型STAMP抑制剂,可通过变构结合强效抑制BCR-ABL1的激酶活性。

Bosutinib(博舒替尼)是一种ATP竞争性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G-TKI),在此前的研究中已证实了其在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的CM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获批用于治疗对既往TKI有耐药或不耐受(R/I)的慢性期费城染色体阳性CML患者。

研究方法

在这项开放标签、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中,符合条件的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接受Asciminib,40mg,每日两次或博舒替尼,500 mg,每日一次的治疗。随机化按基线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状态分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在既往接受过≥2种TKI治疗的CML-CP患者中,Asciminib是否优效于博舒替尼;主要终点是第24周的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BCR-ABL1IS≤0.1%)。

研究结果

2017年11月15日至2019年12月4日,233例既往接受过≥2种TKI治疗的CML-CP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Asciminib(n=157)或博舒替尼(n=76)治疗。在到达基线时,68例(29.2%)患者处于MCyR:Asciminib组46例(29.3%)和博舒替尼组22例(28.9%)。在数据截止时,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9个月,Asciminib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43.4(0.1~129.9)周,博舒替尼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29.2(1.0~117.0)周。

疗效

MMR率:试验的第24周时,Asciminib组的MMR率为25.5%,博舒替尼组的为13.2%;两组之间MMR率的差异为12.2%(95%CI 2.19~22.30;双侧P=0.029)。尤其是在因缺乏疗效而停用TKI的患者中,Asciminib组的MMR率高于博舒替尼组。第24周时,Asciminib组MMR的累积发生率为25.0%,博舒替尼组为12.0%。

缓解率:Asciminib组的缓解率优于博舒替尼组。

BCR-ABL1IS:接受Asciminib治疗的患者(49.0%)中BCR-ABL1IS≤1%的患者多于接受博舒替尼治疗的患者(23.7%)。试验第12周时,接受Asciminib治疗的患者(63.1%)中BCR-ABL1IS≤10%的患者多于接受博舒替尼治疗的患者(43.4%)。第24周时,Asciminib组的MR4(BCR-ABL1IS≤0.01%)和MR4.5(BCR-ABL1IS≤0.0032%)率分别为10.8%和8.9%,博舒替尼组分别为5.3%和1.3%。

CCyR率:Asciminib组第24周的CCyR率为40.8%,博舒替尼组为24.2%。校正基线MCyR状态后,两组之间第24周CCyR率差异为17.3%(95%CI,3.62~30.99)。

安全性

发生所有级别的不良事件(AE):Asciminib组和博舒替尼组分别有140例(89.7%)和73例(96.1%)患者(不考虑与研究药物的关系)。

发生≥3级AE:Asciminib组和博舒替尼组分别有79例(50.6%)和46例(60.5%)患者。

发生治疗相关AE:Asciminib组和博舒替尼组分别有99例(63.5%)和67例(88.2%)的患者(根据研究者评估)。
因AE导致治疗中止的患者比例:Asciminib组(5.8%)低于博舒替尼组(21.1%)。

常见的≥3级实验室血液学异常(Asciminib vs 博舒替尼):白细胞减少(9.6%vs 5.3%)、中性粒细胞减少(19.2%vs 15.8%)和血小板减少(22.4%vs 11.8%)。

常见的≥3级实验室生化异常(Asciminib vs 博舒替尼):淀粉酶升高(1.3%vs 0%)、甘油三酯升高(7.1%vs 2.6%)和尿酸盐升高(6.4%vs 2.6%);ALT升高(0.6%vs 15.8%)、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0.6%vs 6.6%)、肌酸激酶升高(1.9%vs 5.3%)和胰脂肪酶升高(3.8%vs 5.3%)。

讨论

在既往接受过≥2种TKI治疗的CML-CP患者中,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表现出更优的疗效:Asciminib第24周的MMR率几乎是博舒替尼的两倍。

根据2020年ELN的治疗建议,在24周时实现 BCR-ABL1IS≤1%是接受首次或二线治疗的患者的治疗目标:在第24周,接受Asciminib(49.0%)治疗达到BCR-ABL1IS≤1%的患者多于接受博舒替尼(23.7%)治疗的患者。

在数据截止时,达到MMR的患者中,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达到了更高水平的缓解。

无论TKI治疗线数如何,Asciminib相对于博舒替尼在患者中展现的更良好的疗效,证实了Asciminib在该难治性患者人群中的潜在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既往TKI治疗无效的患者中使用Asciminib的疗效良好,但在不耐受患者中疗效不太明显。此外,即使在校正了治疗组之间不平衡的相关预后变量(如既往TKI治疗线数和末次TKI停药原因)后, Asciminib相对于博舒替尼仍显示出更良好的疗效。

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的更优疗效及更好的安全性导致其治疗持续时间更长,从而为AE报告提供更长时间的安全性数据。

博舒替尼组的胃肠道事件(所有等级)以及ALT和AST水平升高(所有等级和≥3级)的发生率显著更高。总体而言,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组发生的3/4级AE以及因AE而停药和调整剂量的次数较少。

在博舒替尼治疗期间发生治疗失败的患者几乎没有其他的治疗选择,可以考虑选择转换为Asciminib治疗,然而只有符合治疗失败标准(根据2013年ELN建议)的患者才能这样做,因不耐受而停止博舒替尼治疗的患者不能转换治疗。

总体而言,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具有更显著的优效性、更深入的缓解率和更有利的安全性特征,尤其是对于既往接受过≥2种TKI治疗的R/I患者。

参考文献

Rea D, Mauro MJ, Boquimpani C, et.al;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Asciminib, a STAMP Inhibitor, vs Bosutinib in CML After≥2 Prior TKIs; DOI:10.1182/blood.2020009984. 

责任编辑:Evrin
排版编辑:Mathi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