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脏受损、感染和高钙血症。MM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相对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加、诊断技术的提升,这类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本文描述了一例合并CNS浸润的MM经VRD方案3周期治疗后获得缓解的诊治经过。
柳州市工人医院肿瘤科一病区
擅长消化道肿瘤、淋巴瘤放化疗
参与区内、市内科研多项,主持区级科研1项
肿瘤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广西抗癌协会肿瘤标记物专业委员
临床资料
基本信息
患者,韦xx,男,63岁。主诉:撞伤致腰痛4月,于2019-2-28就诊。
现病史:胸腰椎MR:脊椎多发骨质破坏并L1、L3椎体病理性骨折,两侧髂骨骨质破坏,考虑转移瘤。PET/CT:全身多发骨质破坏,代谢增高并局部软组织形成(骨髓瘤?转移瘤?)。免疫固定蛋白电泳:IgG-λ型,24小时尿蛋白 5905mg/24h。血清游离轻链λ:3775mg/l。第1腰椎穿刺活检病理:浆细胞瘤。骨髓细胞学:浆细胞比例28%。骨髓活检:符合浆细胞瘤(瘤细胞约占85%)。
体征:PS 评分 1分。
查体:腰部无明显肿胀。L1-3棘突、棘间、椎旁肌肉叩痛,双侧髂骨处压痛。腰椎活动稍受限。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感觉无障碍。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特殊。有吸烟史,已戒烟。
病 理--腰椎
腰椎穿刺活检病理:CD3(-),CD20(-),CD79α(-),CD45RO(-),CD23(-),CD138(+),CD38(+),Lambda(+),Kappa(-),Ki67(约1%+),CD43(灶性弱+),CD10(-),CD56(-),CKpan(-),Bcl-6(-),MUM1(大部分+),CD5(-)。免疫组化结果支持(第1腰椎)浆细胞骨髓瘤。
病 理--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病理: CD38大片(+)、CD138部分(+)、Kappa散在少(+)、Lamba大片(+)、CD117散在少(+)、CD20部分(+)、CD56大片(+)、Ki-67(5%+),符合浆细胞瘤(瘤细胞约占85%)。
腰 椎 MR,见下图所示:
PET-CT,见下图所示:
其他生化指标
血常规:HB 79g/l
肾功能:β2微球蛋白 6.84mg/l,LDH 290u/l
电解质:血钙 2.17mmol/l。
骨髓细胞学(骨髓染色体FISH 不同意做)
其他检查
心电图:1、窦性心律;2、ST段改变。
诊断:多发性骨髓瘤(DS 分期 III期,ISS分期 III期)
治疗过程
一线诱导治疗
患者于2019-03-12、2019-04-19予硼替佐米+表柔比星+地塞米松(PAD方案)化疗2程:硼替佐米:1.3mg/m2 2mg d1,4,8,11;表柔比星:13.5mg/m2 20mg d1-d4;地塞米松:40mg,d1-4, d8-11;28天/周。后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遵嘱继续返院化疗。
疾病未控
该患者因再次骨痛于2020-11-23返院。
骨ECT:多发病变累及肋骨剂第11胸椎、腰椎等多处治疗后改变。
骨髓细胞学:浆细胞约占10%。
免疫固定蛋白电泳:IgG-λ型,血清游离轻链λ:1530mg/l。
患者于2020-11-30 至 2020-12-25 予硼替佐米+表柔比星+地塞米松(PAD方案)行第1周期化疗。
病情演变
该患者因意识不清于2021-01-01急诊入院。
查体:嗜睡,呼之能应,醒后不能作答,言语含糊,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不配合。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触诊及神经查体不能配合。双下肢轻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HB 83g/l,β2微球蛋白 5.84mg/l,LDH 241u/l,血钙 2.04mmol/l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细胞学均未见异常。
脑脊液MRD拒绝。
颅脑MR:脑萎缩,颅骨多发异常信号,符合骨髓瘤改变。
病情转归
神经内科会诊考虑为:颅内感染?继发性癫痫?
经补液及抗感染治疗后,该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可起床自由活动。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
患者于2021-01-14予硼替佐米+表柔比星+地塞米松(PAD方案)行第2周期化疗。
病情二次演变
患者于2021-01-27夜间出现意识不清,口吐白沫,颈项强直,当日即刻转至神经内科。
实验室检查:HB 63g/l,β2微球蛋白 9.19mg/l,LDH 216u/l,血钙 1.92mmol/l。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细胞学均未见异常。
颅脑MR:脑萎缩,脑动脉硬化,颅骨多发异常信号,符合骨髓瘤改变,较(2021-01-08)缓解。
ECT:全身多根肋骨、第6、11、12胸骨代谢异常活跃,考虑多发性骨髓瘤改变,与(2019-12-25)病灶无明显改变。
病情转归
神经内科考虑为副肿瘤自身免疫性脑炎?癫痫性发作?
患者经补液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
骨髓瘤相关生化指标:
尿游离λ轻链:4300mg/l,血清游离λ轻链:12631.89mg/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4201mg/24h。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λ型,血清M蛋白1.27g/l。
尿本周氏蛋白电泳:λ型(65.6%,9315.86mg/24h)。
进展后治疗
患者于2021-03-02、2021-04-02予VRD方案化疗2周期,患者未再出现意识不清,短暂癫痫样的发作。
具体方案为:硼替佐米:1.3mg/m2 2mg d1,8,15,22;来那度胺:25mg/m2 d1-d21;地塞米松:40mg,d1,8,15,22;28天/周。
骨髓瘤相关生化指标:(2周期治疗后复查)
尿游离λ轻链: 73500mg/l,血清游离λ轻链:6418mg/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812mg/24h。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λ型,血清M蛋白0.75g/l。
尿本周氏蛋白电泳:λ型(65%,7677.8mg/24h)。
再次疗效评价
患者于2021-05-08予VRD方案行第3周期化疗。3周期评估:最小缓解(MR)。
专家点评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中枢发生率大约1%,可出现孤立或多发的脑实质或合并脑脊液累及的软脑膜病灶。这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一项回顾性研究[1]显示MM伴CNS侵润的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超过6个月,相关疗法对于MM伴CNS侵润的疗效均不佳。本文患者短时间内先后两次出现短暂类似癫痫性发作表现,骨髓瘤相关生化指标明显升高,结合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考虑MM合并CNS累及。
MM伴CNS侵润的治疗原则在于需要选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包括鞘注、放疗及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烷化剂、铂类、激素等)[2]。目前MM伴CNS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在免疫调节剂的基础上联合中枢放疗或鞘内注射。此外,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CAR-T等免疫治疗也是一种治疗选择。本文患者最终接受了VRD方案治疗,即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方案,3疗程后便发挥疗效,患者获得了MR。该病例提示,对于高危MM,当出现精神异常表现时,需警惕合并CNS。另外,治疗方面,对于合并CNS的MM,来那度胺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1] Abdallah AO, et al. 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 2014;14(3):211-214.
[2] Chen CI, et al. Br J Haematol. 2013;162(4):483-488.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