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wWM工作组专科培训项目启动,推进中国WM规范化诊疗

2021年07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惰性B细胞淋巴瘤,在2021年6月27日召开的上海国际淋巴瘤论坛期间,“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cwWM)专科培训项目”启动,以期通过多中心合作提升大家对WM的疾病认识,通过系列专科培训提升WM诊疗规范化水平。

               
Steven Treon
教授,M.D., Ph.D

美国哈佛大学丹纳法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Bing中心 主任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临床实验组 主席
国际华氏巨球工作组 主席
ASH摘要遴选委会 WM部门主席
荣获国际WM基金会成就奖
荣获2011年Best of ASH最佳研究奖
荣获2016年哈佛大学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发现奖
获得来自国际WM基金会、美国血液学会、DFCI等单位的奖项36次

伊布替尼单药治疗WM总缓解率90.5%,MYD88MUT/CXCR4WT则为100%

WM的治疗经历了从早期的以烷化剂和核苷类似物为主导的传统化疗,到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或者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化疗,再到今天的靶向药物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患者的疗效不断提高,且治疗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在上海国际淋巴瘤论坛大会上,cwWM工作组名誉顾问Steven Treon教授分享了其负责的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既往经治WM患者的关键性研究[1]。最新更新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9个月,有效率(ORR)率为90.5%,主要缓解(MR)率为79.4%,MYD88MUT/CXCR4WT、MYD88MUT/CXC4RMUT、MYD88WT/CXCRWT患者的ORR率分别为100%、86.4%和50%,MYD88MUT/CXCR4WT、MYD88MUT/CXC4RMUT患者的5年PFS分别为70%和38%(P=0.02)。安全性方面,8例(12.7%)出现房颤,7例患者继续接受伊布替尼治疗。

在围绕BTK抑制剂的讨论中,Treon教授认为Aspen研究未达到研究终点,伊布替尼与泽布替尼疗效和安全性类似,在≥3级的安全性事件中,泽布替尼组粒缺比例更高,而≥3级的粒缺会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伊布替尼开创WM治疗新局面,IR治疗WM总缓解率92%,54个月PFS达68%

伊布替尼拥有随访时间长达5年的临床研究数据,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证据。Treon教授分享了2021年EHA大会公布的最新III期INNOVATE研究[2](摘要号:EP782)的5年随访最终分析数据。该项研究比较了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IR)和安慰剂联合利妥昔单抗(R)治疗WM的疗效及安全性。每组纳入75例有症状的WM患者,中位随访50个月,IR组中位PFS未达到(NR;95% CI 57.7个月至不可估计),R+安慰剂组为20.3个月(95% CI 13.0~27.6),(风险比[HR]0.25[0.15~0.42];P <0.0001),54个月PFS分别为68%和25%。IR与R相比,表现出的PFS获益与既往治疗状态无关HR [95% CI]:一线,0.32[0.14~0.70];经治,0.22[0.11~0.43]),与基因型也无关HR [95%CI]:MYD88L265P/CXCR4WT,0.18[0.08~0.43];MYD88L265P/CXCR4WHIM,0.27(0.12~0.62);MYD88WT/CXCR4WT 0.29[0.07~1.19])。IR患者的主要缓解率(≥部分缓解率)随时间推移增加且持续,达到76%vs R的31%(P<0.0001);总缓解率(≥MR)为92%vs44%(P<0.0001)。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IR组54个月OS率为86%,R组为84%。

1beed76491b13f9441b5f3cfda12d4c.png

同时,研究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与IR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通常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另外,多项研究已经表明伊布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可使WM患者获得快速、深度缓解,且安全性较高、口服方便。在真实世界中,伊布替尼治疗WM也表现出了与临床研究相似的疗效。我们相信未来伊布替尼将更多地应用于临床,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中国WM工作组专科培训项目启动,推动中国WM事业迈向新台阶

2021年6月27日上海国际淋巴瘤论坛期间,中国WM工作专科培训项目启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邱录贵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Steven Treon教授作为工作组名誉顾问,组长李剑教授、易树华教授及其他副组长也悉数到场参与启动仪式。cwWM工作组在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和会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WM的疾病意识,提升医生在疾病诊疗上的专业度做出努力,为中国WM事业添砖加瓦。

264f91f90be2447af247373b2584f8b.jpg

参考文献

1. Treon SP, Meid K, Gustine J,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Ibrutinib Monotherapy in Symptomatic,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J Clin Oncol. 2021;39(6):565-575. doi:10.1200/JCO.20.00555

2. Ramón García-Sanz, Christian Buske, Alessandra Tedeschi, et al. IBRUTINIB PLUS RITUXIMAB(IR) VS PLACEBO PLUS RITUXIMAB(R) FOR 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 (WM):FINAL ANALYSIS AFTER FIVEYEARS OF FOLLOW-UP FROM THERANDOMIZED PHASE 3 INNOVATESTUDY. EHA Library. García-Sanz R. 06/09/21; 325540; EP78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helley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