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罕见靶点(NTRK融合)患者登记研究启动会,泛肿瘤一体化精准诊疗平台发布

2021年06月22日
来源:ONCO前沿

2021年6月20日,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CSCO基金会)、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ECCO)、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和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共同主办,罗氏制药、罗氏诊断、艾德、世和、臻和、平安健康支持,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成立“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并搭建中国罕见靶点(NTRK融合)患者登记平台和泛肿瘤一体化精准诊疗平台在会上发布。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直播+平台直播进行高端访谈、精彩讨论等多样形式的学术交流。

大会伊始,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并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

李进教授

梁智勇教授

3.jpg

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成立泛肿瘤一体化精准诊疗平台发布

会议首个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吴晔明教授主持,会议邀请罗氏制药介绍了罗氏在推进肿瘤生态圈做出的工作,以及泛肿瘤一体化精准平台的功能。罗氏一直奉行不断创新,坚持研发的原则,不断引入创新产品,同时联合医疗机构以及行业内合作伙伴共同搭建肿瘤生态圈,共同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更便捷服务,同时平安健康介绍泛肿瘤一体化精准平台是集检测、诊疗、购药、患者福利、患者教育为一体,同时打通线下实体医疗机构,为肿瘤患者提供一体化个性化服务,搭建泛肿瘤诊疗健康服务闭环 。

随着科技发展,肿瘤的诊断技术日益精进,从传统的依靠影像进行诊断到近年来兴起的多biomaker联合诊断,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越来越高。精准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肿瘤精准诊断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走向成功。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主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就《Pan-tumor靶点治疗的“精准医学”践行之路》展开分享。郭教授表示,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模式逐渐从“一病同治”,发展到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诊疗。创新的临床研究方法为罕见靶点药物研发带来可能,推动了罕见驱动基因的精准诊疗,为患者带来获益。在影像、检测、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将基于对肿瘤疾病更清晰地理解,更规范地践行精准诊疗。

郭晔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担任高端访谈part1时段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孟斌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智弘教授担任访谈嘉宾。李教授表示,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的成立意义非凡,不仅代表泛肿瘤罕见靶点的诊疗,也意味着包括病理学、儿科学等多学科合作,期待各领域专家的合作,让患者取得更多生存获益。孟教授、叶教授与张教授就泛肿瘤罕见靶点联盟可以开展哪些推进国内pan-tumor罕见靶点的精准诊疗的工作展开相关讨论。

张智弘教授、叶峰教授、孟斌教授、李进教授(左起)

罕见靶点由于患者基数和临床研究较少,临床医生对罕见突变肿瘤的研究困难重重,泛肿瘤罕见靶点的挑战难度较高,对罕见靶点的思考探索迫在眉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担任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永生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披沙拣金: Pan-tumor罕见靶点治疗的挑战和思考》,王教授表示,Pan-Tumor疗法在不同瘤种的目标人群中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疗效具有差异性。期待未来有更多其他潜力靶点的研究数据,推动针对罕见靶点治疗方案的长期发展。

王永生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殷咏梅教授担任高端访谈part2时段主席,上海市胸科医院艾星浩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陈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华茵教授担任访谈嘉宾。殷教授表示,罕见靶点发病率较低,但罕见靶点患者数量并不少,且该类患者对精准诊疗有着刻不容缓的需求。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的成立意味着泛肿瘤一体化精准诊疗的发展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将为罕见靶点患者带来切实获益。艾教授、陈教授和李教授就肿瘤罕见靶点治疗中的难点和联盟今后的工作展开精彩的讨论。

李华茵教授、陈曦教授、艾星浩教授、殷咏梅教授(左起)

泛肿瘤罕见靶点具有罕见、多癌种存在驱动、跨癌种的特点,随着常见靶点的检测转到罕见靶点检测,治疗理念也从同病异治转而异病同治。河南省肿瘤医院周晓军教授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喻林教授就《Pan-tumor罕见靶点检测讨论》进行了精彩分享。喻教授分别从“Pan-tumor罕见靶点盘点”、“Pan-tumor罕见靶点检测方法进展”、“中国罕见靶点检测实践与发展需求”这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喻教授表示已获批的泛肿瘤罕见靶点如MSI-H/dMMR、NTRK,其在常见肿瘤中罕见,罕见肿瘤中更常见。还有很多有潜力的靶点等待研究。越来越多特异性靶向药物的获批,pan-tumor罕见靶点诊断需求日益提高。随着pan-tumor罕见靶点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更多选择,同时也要综合更多因素进行合理选择。综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特异性、不同瘤种的临床治疗需求和标本特点,制定有瘤种针对性的检测策略和路径,才能最大化使患者获益。

喻林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周晓军教授担任高端访谈part3时段主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晨曦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师怡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鸿雁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张伟教授担任访谈嘉宾。嘉宾们就罕见靶点检测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应对挑战这一热点话题进行热烈讨论。现阶段对泛肿瘤罕见靶点的重点在于检测,如何精准检测不漏诊是难点。目前罕见靶点检测率相对低,对病理结果的判读缺乏共识指南,相对价格较高可及性不高都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挑战。期待未来联盟能规范检测、判读制度,有章可循,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

石晨曦教授、师怡教授、王鸿雁教授、张伟教授、周晓军教授(左起)

会议最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总结道,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的成立和中国罕见靶点(NTRK融合)患者登记平台的搭建需要各领域专家的努力,创建属于中国患者特有的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临床数据,使中国罕见靶点患者获得更多生存获益。最后对与会人员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未来联盟越来越好。

全体参会人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晓栋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6月22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泛肿瘤罕见靶点具有罕见、多癌种存在驱动、跨癌种的特点,随着常见靶点的检测转到罕见靶点检测,治疗理念也从同病异治转而异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