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要像“慢病”一样管理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模式需做何转变?

2021年03月31日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不可治愈性决定了MM的治疗模式,即不单需要抗肿瘤治疗减少肿瘤负荷,还需通过持续用药抑制残留病,防止疾病复发。

随着MM治疗新药的应用,MM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单需要抗肿瘤治疗减少肿瘤负荷,还需通过持续用药抑制残留病,防止疾病复发 [1]。本期的《血液畅聊室》我们抓住“国际骨髓瘤关爱月”的尾巴,来聊聊MM管理之持续治疗。

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以骨髓中克隆浆细胞增殖、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溶骨性病变、肾功能损害和免疫缺陷为特征。在MM的疾病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无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阶段,然后部分患者会由MGUS演变为无症状MM,即冒烟型MM,并最终进展为有症状(活动性)MM[1,2]

目前,MM仍无法治愈。不管使用的是单一化疗药物还是联合新型抗骨髓瘤药物,MM的治疗都表现出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的特征,并且还伴随缓解持续时间的不断缩短和挽救方案数量的不断增加(图1),这种耐药过程最终会导致难治性MM的出现[1]

图1.png

图1  MM传统化疗后的缓解和复发模式


如何让MM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呢?在传统的固定周期治疗基础上的持续治疗能否最大程度地延长生存,从而有望将MM管理变为慢病管理模式呢?

与传统固定周期治疗相比,MM持续治疗的结果更优

持续治疗的潜在作用包括:持续控制疾病症状,持续减小肿瘤负荷和抑制克隆演变,进而获得微小残留病阴性,让MM转化为慢性或“功能性治愈”(即长期分子学缓解)的疾病 [3]

一项针对3个Ⅲ期试验(GIMEMA-MM-03-05、RV-MM-PI-209、CC-5013-MM-015)的汇总分析显示,与固定周期治疗(FDT)相比,持续治疗(CT)可使新诊断MM患者的第一个无进展生存期(PFS1)和第二个无进展生存期(PFS1)均延长约1年,4年总生存(OS)率提高约10%[4]

在该项分析中,患者被随机分入基于新药的持续治疗组(604例)和固定周期治疗组(614例),持续治疗的定义是前线治疗(诱导/巩固)序贯维持治疗至少持续2年,固定周期治疗的定义是前线治疗(诱导/巩固)达1年。

研究主要终点为PFS1[从随机分组至第一次进展(PD1)或死亡的时间]和PFS2[从随机分组至第二次进展(PD2)或死亡的时间],以及OS。

中位随访52个月。在意向治疗人群,包括417例CT患者和410例FDT患者,CT组的PFS1、PFS2和OS均优于FDT组(图2)。

· 中位PFS1显著延长(32个月vs 16个月,PD1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HR,0.47;P<0.001,图2A)

· 中位PFS2显著延长(55个月vs 40个月),PD2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HR,0.61;P<0.001;图2B)

· 4年OS率显著提高(69%vs 60%),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69;P=0.003;图2C)

汇总分析还显示,持续治疗带来的PFS1获益在MM首次复发后仍有体现,持续治疗并未引起显著的化疗耐药[4]

图2.在意向治疗人群中,CT组与FDT组的PFS1(A)、PFS2(B)和总生存(C)

持续治疗方案选择: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

持续治疗的药物和方案有一定的选择要求,包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耐受,没有累积或慢性毒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不利影响,不影响复发时后续治疗的可行性或有效性,并且方便使用[3]换言之,除疗效之外,理想的持续治疗方案还应具有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给药方便、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势。

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PI)伊沙佐米以良好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便捷性被临床医生所认可。TOURMALINE-MM1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组(安慰剂+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相比,全口服IRd方案组(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的治疗起效更快(中位至缓解时间:1.1个月 vs 1.9个月),缓解更持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20.5个月 vs 15.0个月),总缓解率(ORR,78.3% vs 71.5%)和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比例(48% vs 39%)更高,中位PFS更长(20.6个月 vs 14.7个月)。

另外,IRd的安全性、依从性良好(两治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期间死亡率、因AE导致治疗中断的患者比例均相似)[5]

正在进行的US MM-6研究是在真实世界MM人群中,评估了同类药物转换(in-class Transition,iCT)疗法,即从基于注射用硼替佐米的诱导治疗转换为全口服IRd的可行性。初步结果显示,iCT疗法可使MM患者长期、持续的从基于PI的治疗中获益。

基于硼替佐米诱导后(研究开始之前)的ORR为62%,CR率为7%。转换为IRd后的ORR增加至71%,CR率达29%。同时,iCT疗法的耐受性好、依从性高,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和治疗满意度。

另外,通过iCT疗法和数字技术收集电子版的患者报告结局(ePRO),可使活动受限、就医困难的患者以及愿意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基于PI的持续治疗,并监测其治疗情况[6]

结语

对于改善MM预后,实现“功能性治愈”,持续治疗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还需要明确哪些患者更适合哪些方式的持续治疗,需要从疗效、安全性、耐受性、患者生活质量、便捷性、长期经济负担等方面去综合考虑[3]

参考文献

[1] Borrello I. Canwe change the disease biology of multiple myeloma? Leuk Res. 2012 Nov;36 Suppl 1(0 1):S3-12. 

[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59 (5):341-346.

[3] Dimopoulos MA, Jakubowiak AJ, McCarthy PL,et al. Developments in continuous therapy and maintenance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J]. Blood Cancer J. 2020 Feb 13;10(2):17.

[4]Palumbo A, Gay F, Cavallo F, et al. Continuous Therapy Versus Fixed Duration o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J]. J Clin Oncol. 2015 Oct 20;33(30):3459-66.

[5] Moreau P, Masszi T, Grzasko N, et al. Oral Ixazomi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for Multiple Myeloma[J]. N Engl J Med. 2016;374(17):1621–34.

[6] Manda S, Yimer HA, Noga SJ, et al. Feasibility of Long-term Proteasome Inhibition in Multiple Myeloma by in-class Transition From Bortezomib to Ixazomib[J]. 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 2020 Nov;20(11):e910-e925.

 

VV-MEDMAT-42346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Y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