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立以人文、精于医术、诚于医德 | 熊建萍教授:全面建设肿瘤亚专科,实现规范、合理、精准诊疗

2021年04月13日
来源:肿瘤资讯

薪火传承几代人,奋斗不息铸辉煌。3月2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室成立70周年/肿瘤科建科60周年暨肿瘤医学中心成立庆典在医院象湖院区顺利举办。肿瘤科前辈老师及多位省内外肿瘤领域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襄盛典。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主任系统回顾了肿瘤科60周年的奋斗历程、建设目标,肿瘤医学中心成立的初衷、未来规划,以及多学科综合诊疗时代,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价值。熊建萍主任表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是一支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团队,建立一支“立以人文、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队伍是未来的目标。

               
熊建萍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教研室主任,
江西省腹部肿瘤个体化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西省恶性肿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专家,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
江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理事,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2021年3月20号将举行肿瘤科建科60周年庆典,作为肿瘤科主任,请您谈一谈肿瘤科多年来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

熊建萍教授:非常荣幸作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一附院”)肿瘤科的传人,基于几个重要时间点来介绍肿瘤科的发展历程。追溯历史,肿瘤科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冬天,医院发现了早先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X线治疗机,1951年春天,前辈们用这台机器在江西省开展了肿瘤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基础上,1961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正式成立,为江西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至今建科60周年。肿瘤科第一任科主任于世珍教授当时在整个江西省医疗界非常德高望重,在于世珍主任的领导下,一附院肿瘤科迅速发展壮大。1978年是中国“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在于世珍教授带领下,由一附院肿瘤科编写的肿瘤细胞学图谱荣获1978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在第二任科主任陈声波教授的领导下,一附院肿瘤科全体医务人员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肿瘤科于1993年获批肿瘤学专业硕士点;1999年,成为全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至此,在全国范围内我们肿瘤科已较早开展临床研究。

2002年6月,我开始担任肿瘤科主任。2008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肿瘤科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综合放化疗),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实现了几代人的共同奋斗目标。针对恶性肿瘤这种顽疾,我们综合放疗、化疗,并联合其他多种方式给病人带来了最大获益。2013年,肿瘤科成为博士培养点。经过科室的精心培养,一批批优秀青年走上工作岗位,获得更高发展,同时我们也为自己科室的人才发展储备了更多新鲜血液。在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2016年肿瘤科成为江西省恶性肿瘤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又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江西省腹部肿瘤个体化诊治重点实验室。至此,一附院肿瘤科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回顾既往的60年,我们作为新一代肿瘤人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在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4年闯入百强;2019年,位列中国科技量值排行榜第77名。经多年积累,我们的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恶性肿瘤诊治领域,目前科室共有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包括青年面上基金项目。还荣获了10余项科技进步奖,包括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SCI收录论文超过100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2分。由肿瘤科团队自主发起的临床研究,发表的论文证据被CSCO、ESMO和ASCO等多个指南采纳,引起极大关注。

人才建设方面,一批青年人才茁壮成长,逐渐成为科室的中流砥柱。目前肿瘤科拥有多名江西省“远航计划”资助人才、江西省创新杰出青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才、江西省卫生系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江西省卫计委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2020年7月2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正式发文成立,2021年3月20日即将举办成立庆典,成立肿瘤医学中心的初衷是什么?未来有哪些规划?

熊建萍教授:以前肿瘤科只有一个病区,2002年7月,东湖院区独立的肿瘤大楼投入使用,设有4个病区,共200余张床位。在全国范围内当时我们科室已经是规模较大的肿瘤专科,但随着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多,近20年来,我们科收治的患者数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一度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甚至每年科室出院人次多达近2.5万。当时肿瘤科虽然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即希望开展亚专科收治患者,但由于条件局限性,未能实现。

随着医院的扩建和发展,2020年4月,医院象湖新院区投入使用,肿瘤科随之也可以在象湖院区开展诊疗工作,包括象湖院区8个病区和东湖院区4个病区,肿瘤科目前拥有12个病区、总共600张床位。两个院区,“科室是一科一制两院区”,此时进行亚专业分科、更加精准地治疗患者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未来发展目标。基于这一目标和肿瘤科发展势头,2020年7月,肿瘤科向医院申请成立肿瘤医学中心获得批复。

目前肿瘤医学中心已完成8个亚专科细化模式并全面建设亚专科,将恶性肿瘤的治疗分为消化肿瘤科、胸部肿瘤科、头颈肿瘤科、肿瘤介入微创科、乳腺肿瘤科、泌尿软组织黑色素瘤肿瘤科、女性生殖肿瘤科以及放疗技术科。   

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亚专业的细化为精准治疗打下了基础。未来我们将以单个病种为导向,综合多学科讨论,进行规范、合理、精准的治疗,以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为最高目标,做出贡献。

另外,肿瘤医学中心还拥有自己的腹部肿瘤个体化诊治重点实验室,这为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利于更全面地为各种疾病提供最合理的诊疗方法及开展转化研究工作。

在肿瘤医学中心2020年度总结大会上,我们已深刻意识到在建设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中的使命和担当。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肿瘤医学中心开创亚专科的元年,各亚专科组纷纷表示要对标国际、国内最先进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诊疗技术,高起点、开好头、起好步,以严要求、高质量发展,着力在江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提高我们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发展放疗与化疗一体化模式的优势,提高整体治疗水平,打造一个大、专、精、强的肿瘤医学中心,是我们的目标。

本次放射治疗室成立70周年庆典中设置了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学术活动。随着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你如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SBRT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熊建萍教授:放射治疗是最早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技术。我们科也是在肿瘤放射治疗基础上成立的肿瘤专科,因此放射治疗是肿瘤科传统的特色治疗方法。在医疗条件非常简陋、防护措施极差情况下,当时老一辈专家们甚至在没有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奋不顾身地抢修放疗设备,为我们放疗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也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1993年,肿瘤科首次引入新型放射治疗机开展放射治疗计划。2002年,在江西省内,我们肿瘤科首次引进了1台依柯达数字化三光子直线加速器,实现了新的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近两年,我们继续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包括美国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和瑞典医科达Elekta Infinity直线加速器,同时引进了2台飞利浦 brilliance大孔径CT定位机,实现了更为精准的放射治疗先进技术。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和多学科综合诊疗时代,立体定向放疗(SBRT)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过去只是精准局部治疗,但在当前,SBRT为肿瘤的综合诊疗注入了新生命。最新临床研究表明,SBRT可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加肿瘤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免疫或靶向治疗基础上联用SBRT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望实现机制互补,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放射治疗是针对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统计资料表明,70%的美国肿瘤患者可使用上放射治疗,而目前中国距离这一数据还存在一定差距。2019年、2020年医院先后为肿瘤科配备了2台高端加速器,实现了SBRT等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SBRT放射治疗不仅可在患者肿瘤局部产生作用,而且可能产生部分远隔效应。据文献报道,SBRT联用免疫或靶向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延长生存期。因此,我们科医生在前沿文献学习基础上已开展部分探索性研究,即筛选部分合适的肿瘤患者进行免疫、化疗、靶向联合SBRT以获得更好疗效。

本次放射治疗室成立70周年庆典中,我们邀请到了国内顶级放射治疗专家,设置了多场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让江西省内专家同行们在一起学习、探讨SBRT新技术的应用,将SBRT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邦威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4月13日
黄文斌
南京市第一医院 | 病理科
以人为本,领舞艺术
2021年04月13日
许爱玲
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 | 妇科
全面建设肿瘤亚专科,实现规范、合理、精准诊疗。
2021年04月13日
杨雪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 放疗科
全面建设肿瘤亚专科,实现规范、合理、精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