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消除宫颈癌不是梦 2050年或可达到该目标

2020年12月12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湖南省肿瘤医院 彭璐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194个国家决议通过,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因为宫颈癌随着疫苗和筛查的普及,现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它还是个恶性肿瘤。

通过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三个关键措施,到2050年可以减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万相关死亡。战略设定2030年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0%、筛查覆盖率达70%以及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治疗可及性达90%。

王静教授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临床试验.jpg

王静教授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临床试验

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理事及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静教授。作为一名有着32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妇瘤科教授,她强调了宫颈癌具有“三个唯一”的特点:唯一病因学明确、唯一可以一级预防、唯一可能基本消灭的癌症。也就是说,高危的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疫苗的使用可以一级预防,宫颈癌筛查手段成熟易普及,有明确的癌前病变,早诊早治,这些都可以阻止浸润癌的发生。

王静教授指出,没有HPV就几乎没有宫颈癌,但有HPV感染不一定得宫颈癌。其实,HPV感染十分常见,约85%~90%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曾感染过HPV。除HPV感染外,感染年龄、免疫状态、吸烟、其他伴随感染等都是引起宫颈癌的影响因素。

早期的宫颈癌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通常筛查才会发现。但随着疾病的进展,通常身体就会发出三个警示信号。王静教授说,第一个信号:白带增多。第二个信号:阴道排液。患者常常会出现阴道异常排液,可以是白色的、血性的、稀薄如水样的;伴有感染时阴道排液为腥臭味或恶臭。第三个信号:接触性出血。如果有发现这些信号需要引起女性朋友们的高度重视。它提示你需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来排除宫颈的病变。

那是不是打完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王静教授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即便打了疫苗,也不可忽视宫颈癌筛查。无论接种哪种效价的疫苗,接种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筛查。由于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均未涵盖所有的高危基因型,且现有疫苗对已感染人群的保护效果不明,尚有一些高龄人群处于疫苗适用年龄范围之外。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综合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工作,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


评论
2020年12月17日
李玉洋
莱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打了疫苗,也不可忽视宫颈癌筛查。无论接种哪种效价的疫苗,接种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