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医师年会、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生物诊断与治疗专委会年会暨第十二届金陵肿瘤国际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聚焦肿瘤个体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精准生物治疗,其中也对肿瘤治疗相关研究的新动态进行了详尽的交流和探讨。
大幕开启
大咖大师齐聚金陵,饕鬄盛宴如约而至
大会在束永前教授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拉开了帷幕。首先由江苏省医师协会会长郭兴华教授代表江苏省医师协会为大会致欢迎辞,随后,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胡志斌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教授代表院校领导致辞。他们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应向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广大肿瘤化疗及生物治疗医师表示深深的敬意。本次大会是肿瘤专场的学术盛宴,为全省肿瘤治疗搭建了交流平台,如冬日里的一股春风,沐浴着江苏肿瘤界,体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开阔视野和创新格局。
束永前教授代表会务组发言致辞时感叹,江苏省肿瘤学科处处呈现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随着中国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国内晚期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期待与会的专家讲者将对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探讨,传递尖端前沿信息和最新学术成果,为线上线下的观众呈现精彩的学术盛宴。
百家争鸣
纵览肿瘤领域前沿进展 线上线下零距离共沐大咖风采
主旨报告是会议的重头戏,大会运用新媒体新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让全省的肿瘤医科工作者,能够共同聆听和分享到这场空前盛会。
讲题:原发性肝癌现代综合治疗
讲者: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学浩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的王学浩教授详细介绍了原发性肝癌的现代综合治疗,包括肝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精准治疗、免疫及靶向治疗等。他指出,PD-1联合靶向治疗为肝癌的转化和新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发现,Fast-PDTX为肝癌精准综合治疗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而多学科协作的肝癌综合治疗是提供肝癌长期生存的关键。
讲题:晚期肝癌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讲者: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
临床对肝癌治疗药物的需求迫在眉睫。在肝癌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中,相继有大型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彻底改变了肝癌目前的治疗策略、方法以及结局。秦叔逵教授和孙燕院士牵头进行的EACH研究,对比了FOLFOX4方案与DOX单药治疗晚期肝癌,FOLFOX4方案也获得了国家批准并相继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SCO指南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临床指南所收录和推荐。此外,卡瑞利珠单抗、多纳非尼等相关研究亦呈现良好势头。
讲题: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讲者: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志斌教授
肺癌会遗传么?这个问题不仅困扰患者及家属,也同样使得临床医生疑惑。胡志斌教授以肺癌为例,介绍了大数据下的肿瘤相关遗传易感性研究,并提出了遗传风险评分可指导肺癌筛查的建议,基于“从表型出发”、“从基因组出发”、“从环境暴露出发”的多组学整合的癌症筛查、预后预测等,从全新视角出发,让大家耳目一新。
讲题:胰腺癌临床新药研究新思路新策略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
胰腺癌药物研究的四大策略包括现有药物的新应用、抗间质与微环境治疗、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疗以及联合免疫治疗。王理伟教授团队通过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使用PDX模型筛选相应药物:DNA修复基因缺失的病人,用PD-1、PD-L1抗体效果好;BRAC1/2突变在乳腺癌中常见,在胰腺癌当中也占5%~8%,适用于PARP抑制剂或铂类;NTRK突变也在胰腺癌中有一定比例,这个新的靶点也有对应的抑制剂取得了疗效。
讲题: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
讲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束永前教授
癌症诊疗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精准治疗源自于二代测序(NGS)的精准诊断。肺癌患者有多种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束永前教授重点介绍了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精准治疗,强调了基因检测对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晚期肺癌、EGFR突变脑膜转移的治疗、老年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等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参会同道讲解了肺鳞癌一线治疗的治疗策略和临床疗效。
学术讲座环节
在学术讲座环节,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不断分享前沿动态,其中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汇报了2020年肺癌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据介绍,目前的免疫联合治疗方式都显示了疗效的改善,未来一些少见靶点有望出现新的靶向药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洁教授分享了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的治疗策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教授阐述了中国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讲解了食管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介绍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的进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谢丹教授带来了《APC激活的长非编码RNA通过阻滞外泌体分泌抑制结肠癌发生发展》,他表示 APC通过PPARα激活的lncRNA-APC1,lncRNA-APC1通过与Rab5b mRNA的直接结合发挥其功能,并最终导致外泌体产生减少,进而抑制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梁后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 NPC1L1高表达可以导致CD8+T细胞细胞胆固醇耗竭,使脂代谢异常,从而促进结肠癌的发生发展。鉴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顾晋教授对于《微创时代的开放手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深入剖析了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的利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苗立云教授指出,肺腺癌罕见驱动基因不断被发现,药物进展迅速,RET特异性抑制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ARROW1/2期临床研究表明,Prslsetinib安全可控,在不同肿瘤类型中均耐受良好。
新型抗HER2治疗药物不断上市,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基于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详细阐述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和决策布局立足于内科视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就Ⅰ~Ⅲ期NSCLC治疗以及Ⅳ期NSCLC治疗分享了肺癌MDT治疗方案及效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分析了TKI一线治疗的瓶颈,介绍了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一线治疗的优化选择。如何优化HR+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从该问题角度切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梳理目前的相关重磅临床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北京协和医院马瑜婷教授带来了前沿的《精神应激对肿瘤免疫的系统调控》,免疫联合治疗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马教授无疑为抗癌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上海长征医院臧远胜教授介绍了《结直肠癌少见突变治疗进展和伞式研究》,其中结肠癌伞式研究可以为少见突变及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争取更多的机会。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在进展期胃癌中被证实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2020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国平教授的真实世界研究(RWS)结果相继刊于国际权威期刊,对此,孙国平教授介绍研究内容,剖析临床意义,分享研究感悟。
知行合一
剖因析势,MDT病例讨论聚焦肿瘤化疗与生物
大会组委会精心安排了MDT讨论环节,使得会场迎来了一场多学科病例讨论的头脑风暴。江苏省人民医院陆明洁教授汇报HER2阳性晚期胃癌MDT治疗病例,江苏省人民医院徐皓教授、杨焱教授从外科以及放疗视角进行病例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汇报了MSI-H肠癌肝转移MDT治疗病例,江苏省人民医院封益飞教授、张胜教授从外科以及放疗视角进行病例分析。
江苏省人民医院高雯教授汇报了一例免疫治疗在Ⅲ期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王俊教授、张伟教授补充了外科的MDT诊疗经过。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则汇报了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个病例,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建教授、王聪教授从外科诊疗角度进行了详细讲解。在专业领域内的大咖带领下,与会专家分为两组针对两例病例进行了热烈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盛会瞬间,精彩时刻永难忘
本次大会,会场内座无虚席,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讨论热烈,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瞬间成为了永恒。
百家争鸣,思维碰撞显智慧
同时,本次大会集结了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大咖和优秀的青年医生:“大咖说”由顾艳宏、黄俊星、贺丹军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人,励建安、王朝霞、王昊飞教授带来了精彩的演讲;“青年说”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蒋华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茅国新教授担任主持人,由胡筱蓉教授、朱伟坚教授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大会聚焦“肿瘤康复”,对于肿瘤康复现状、模式选择、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干货满满!江苏肿瘤康复之路正在全新的道路上迈上更高的台阶,未来无限精彩!
难说再见:期待来年再相会
在两天紧锣密鼓的学术交流过后,本次大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尾声,束永前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并对大会组委会、各位专家的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再创佳绩,期待来年再相会。
排版编辑:Y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