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采访报道】第四届江苏肿瘤内科大会|沈波教授:免疫治疗跃居头颈部肿瘤一线推荐,甄选方案和人群带来精准获益

2020年11月1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10月24日—25日,由江苏省抗癌协会、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肿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江苏肿瘤内科大会暨消化道肿瘤治疗进展紫金高峰论坛、肿瘤营养规范化诊疗、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在江苏南京盛大举行。会议上,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沈波教授带来了题为《晚期头颈部肿瘤一线治疗新进展》的精彩报告。【肿瘤资讯】就头颈部肿瘤治疗进展、治疗方案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对沈波教授进行了独家采访。

               
沈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候任主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
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组组长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执行常委
江苏省肿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免疫治疗已经跃居头颈部肿瘤NCCN指南的一线治疗1类推荐

沈波教授: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并不是特别多,晚期头颈部鳞癌最主要的治疗进展就是KEYNOTE-048研究,其结果更改了晚期头颈部肿瘤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既往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只有化疗,患者的生存仅有半年左右。在过去10年中,抗EGFR靶向药物加入化疗带来了10个月左右的中位总生存期(OS)。而KEYNOTE-048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和氟尿嘧啶与铂类化学药物的联合,使患者的中位OS有了显著延长,达到15个月左右,优于既往指南一线推荐的抗EGFR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联合。特别是免疫单药治疗方面,在联合阳性评分(CPS)≥20和≥1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OS都优于靶向+化疗。在新版NCCN指南推荐中,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药物的联合已经成为一线治疗的1类推荐,而在CPS≥2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治疗也成为一线治疗的1类推荐。

对症下药,免疫治疗需甄选方案和患者

沈波教授:在KEYNOTE-048研究结果公布之前,免疫治疗药物是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后线治疗推荐。肿瘤新药的使用和选择往往呈现着从后线到二线到一线从后往前推进的趋势。另外,在很多实体瘤的免疫治疗中,免疫单药确实可以产生治疗效果,而免疫联合化疗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KEYNOTE-048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情况,免疫治疗和化疗药物联合的疗效超过了免疫治疗单药。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一线治疗也是优先选择联合使用的方法。另外,体力状况比较好的患者可能更适合行免疫治疗。因为众多临床研究显示ECOG评分较好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更好,有利于免疫治疗药物发挥疗效。所以在选择免疫治疗方案时,一是优选联合治疗,二是应该选择体力状况比较好的患者。

头颈部肿瘤治疗的未来:精准联合,更多获益

沈波教授: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在居于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临床进展较为缓慢。过去的10年见证了抗EGFR药物和化疗药物的进展,而在最近两三年中主要是免疫和化疗药物的进展。KEYNOTE-048研究更改了指南推荐和临床实践。但是免疫治疗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在未来的头颈部肿瘤治疗发展中,希望治疗能够更加精准,需要根据患者的组织学分型和分子分型来探索适用于具有某些分子特征患者的有效治疗。另外在其他实体瘤中已经观察到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免疫治疗和新型免疫通路药物的联合,以及免疫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的联合带来的前景,期待头颈部肿瘤中也开展更多类似的临床研究,用临床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为头颈部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



评论
2020年12月02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头颈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
2020年11月20日
王伟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期待头颈部肿瘤有个疗效更好的药物不断涌现!
2020年11月20日
王磊
苏州市中医医院 | 血液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