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30日,由扬州市抗癌协会、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科、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和苏北人民医院肺癌联合诊治中心主办的第七届扬州肺癌高峰论坛 第十三届金陵肺癌论坛暨肺癌综合诊治进展学习班在扬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肺癌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和热点解析及互动,大咖云集,精彩纷呈!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则由束余声教授、宋勇教授、汪步海教授和徐兴祥教授共同担任。主会场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肺癌靶向、免疫、放射治疗的治疗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并设立了肺癌的手术与放射治疗、肺癌免疫治疗与精准检测等2个分会场。
大会主会场由苏北人民医院汪步海教授担任主持,他强调,这是疫情以来扬州首次召开的大规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苏北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肺癌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听最权威专家的解读,传递肺癌诊疗最新资讯。
汪步海 教授
苏北人民医院束余声院长和扬州市余珽副市长先后进行开幕致辞。束余声院长表示,目前医院在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不同方面勇创第一,医院也特别重视肿瘤专科发展,今年恰逢苏北人民医院建院120周年,得益于各位医学同道的支持,苏北人民医院再次焕发青春。
束余声 院长
余珽副市长在开幕致辞中仅代表扬州市政府向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扬州卫生健康事业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举办。
余珽 副市长
为促进苏北人民医院乃至整个扬州地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水平的提高,开幕式后,苏北人民医院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治中心成立,于金明院士、吴一龙教授、余珽副市长和扬州市卫健委赵国祥主任共同参与了揭牌仪式。
苏北人民医院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治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
主会场学术交流
于金明院士——免疫治疗十大挑战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详细阐述了目前免疫治疗面临的十大挑战:肿瘤异质性是免疫治疗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原发性与适应性及获得性耐药是最大挑战、明确多重生物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实现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临床前模型的临床免疫转化能力有限、理解特定器官的肿瘤免疫状况不够、如何寻找免疫治疗更好的疗效评价标准面临挑战、化疗作用于增殖快的靶向作用于受体表达的免疫对正常组织损伤不清楚、类固醇及抗生素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挑战。于金明院士强调,免疫治疗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免疫联合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未来之路。
吴一龙教授——早期NSCLC辅助靶向治疗进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系统回顾了早期NSCLC辅助治疗的概况、精彩解读了ADJUVANT(CTONG1104)研究、ADAURA研究、ADAURA脑转移患者研究数据,并对早期NSCLC辅助靶向治疗未来的临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程颖教授——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治疗、局限期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治疗等3方面探讨了目前小细胞肺癌诊疗进展。程颖教授表示,2020年更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免疫联合化疗作为广泛期SCLC一线新标准治疗的地位,它是目前更加高效的治疗模式,获益的人群正在探索。针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免疫同步放化疗的初步研究充满希望,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在局限期SCLC的II期研究并未见到显著疗效,III期研究(ADRIATIC研究)正在进行,新型免疫靶点联合治疗策略即将启航。针对复发小细胞肺癌治疗,新型的化疗药物鲁比卡丁为复发小细胞肺癌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新型特异性双抗在复发SCLC的探索充满前景。
韩宝惠教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抗血管生成策略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系统阐述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抗血管生成策略新进展。①安罗替尼联合厄洛替尼在共突变患者上显示出其可期的潜力;提前发现共突变人群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治疗选择。联合治疗方案并没有干扰耐药机制,对后续治疗选择无影响。精准治疗之路是继续探索A+T联合治疗方案获益人群。②目前多项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疗(A+R)研究进行中,对于脑转移的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疗具有良好的潜在疗效,其安全性仍需要关注,避免不可预期的安全性事件发生;对于A+R的联合方案,需继续探索联合治疗时机,寻找最佳方案使患者得到最大的临床获益。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A+I)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证实了安罗替尼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及与ICIs的潜在协同抗肿瘤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安罗替尼+ICIs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具有可期的疗效潜力,希望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A+I联合治疗方案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长期临床获益,同时探索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优选治疗方案。④对于肿瘤治疗,化疗依然为经典治疗方案,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A+C)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尤其是对于经治失败的患者。多项研究报道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含铂双药失败的患者显示其疗效优势。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患者,甚至ICIs失败的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或可成为新的选择方案。
Tony Mok教授——2025年NSCLC治疗展望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Tony Mok教授希望通过增加早期肺癌的发现率、治愈更多患者、减少晚期肺癌的死亡率等来增加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他表示,AI技术和循环细胞游离DNA基因组图谱(CCGA)有助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在NSCLC治疗上,ADAURA研究已证实靶向治疗在EGFR突变阳性NSCLC中的作用,目前多项新辅助和辅助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开展,MERMAIDS有助于明确和治疗微小残留病灶(MRD)。另外,个体化免疫治疗、KRAS抑制剂二线治疗的疗效、ADC在临床的应用以及细胞疗法的研究等都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伍钢教授——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治疗现状与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伍钢教授系统性回顾了过去三十年来SCLC一线治疗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他表示,SCLC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疾病,驱动基因至今未确认;SCLC分子亚型可能存在变异,给靶向治疗带来困难和不确定性;新的化疗药物不具优效性,超分割放疗剂量是否最佳?已报道的PARP抑制剂等靶向治疗总生存期(OS)未能获益,如何突围?化疗+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一线治疗ES-SCLC生存获益,但如何筛选合适的病人?他强调,这些挑战需进一步探索。
陆舜教授——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回顾了2020年驱动基因阳性NSCLC治疗进展,并系统解读了ADAURA研究、EGFR和cMET双特异性抗体JNJ-372治疗EGFR Exon 20插入突变肺癌研究、TAK-788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研究、ALK阳性患者一线治疗研究、恩曲替尼用于ROS1阳性NSCLC研究、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 V600突变NSCLC研究、沃利替尼治疗肺肉瘤样癌和NSCLC14外显子MET跳跃突变的ll期研究、MET抑制剂治疗MET扩增NSCLC研究、EGFR抑制剂联合MET抑制剂逆转EGFR抑制剂耐药研究、LOXO-292的疗效研究、Pralsetinib治疗晚期RET融合NSCLC患者的I/III期ARROW研究数据。陆舜教授强调,目前NSCLC靶向治疗获得突破,相信未来新的靶向药物不断呈现,越来越多药物的问世将进一步改变临床实践。
宋勇教授——EGFR突变NSCLC的精准治疗时代
南京大学金陵医院宋勇教授表示,不同的EGFR亚型对EGFR-TKI具有不同敏感性。宋勇教授重点介绍了EGFR突变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尤其是EGFR 20外显子突变新药的治疗,以及三代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策略。宋勇教授强调,EGFR-TKI已进入辅助治疗临床实践;EGFR突变患者全面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不断克服靶向耐药成为可能。
常建华教授——NSCLC少见突变TKI治疗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常建华教授系统梳理了NSCLC少见突变TKI治疗进展。常建华教授逐一解读了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HER2扩增或突变、KRAS突变相关TKI药物的临床研究数据。
精彩的学术分享后进入热点解析和互动环节,汪步海教授、史美祺教授、郭人花教授、王立峰教授和吕镗烽教授针对7个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①一线TKI治疗耐药后的治疗策略;②术后辅助TKI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时间以及药物如何选择?③驱动基因阳性和阴性NSCLC新辅助治疗的治疗策略?④哪些NSCLC患者更适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单抗和小分子抗血管药物如何选择?⑤SCLC抗血管药物治疗的时机(一线、二线或三线)和药物选择?⑥NSCLC的TKI治疗过程中病情控制良好,动态基因检测发现驱动基因转阴是否可以暂停TKI治疗?⑦全脑预防性照射(PCI)和胸部病灶放射治疗在SCLC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专家针对热点问题逐一进行了精彩解析。
热点解析和互动
分会场1:肺癌的手术与放射治疗
王群教授、邢力刚教授、傅小龙教授、袁双虎教授和汪步海教授分别围绕纯GGO自然病程(中山医院肺GGO随访研究初步结果)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剂量分割探讨、III期NSCLC综合治疗进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治疗、why do some patients benefit so much from CIT等进行了专题报告。
分会场2:肺癌免疫治疗与精准检测
周彩存教授、范云教授、周清教授、李澄教授、张宪教授和揣少坤教授先后做了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免疫治疗、肺癌少见基因突变的免疫治疗探索和研究、晚期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进展、肺癌的比较影像学、NGS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和基于NGS技术的标志物在癌症早检或MRD监控的应用等报告。学术分享结束多位专家进行了热点讨论和互动,现场氛围活跃。
会议尾声,徐兴祥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学术内容注重引领学术发展方向,又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集合了胸外、呼吸、肿瘤、放疗、医学影像、病理以及基因诊断的全国的相关专家,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促进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
排版编辑:Y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