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GOG消化免疫专场举行!

2020年06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6月11日,CGOG开始了第8天的日程,本场会议聚焦于消化肿瘤免疫治疗。今晚的会场分为上下两部分,共计21112人次进行了线上会议的参与和学习。

上半场

主持:潘宏铭教授、白莉教授

11.png

在会议的第一部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彭智教授带来了题为“消化肿瘤临床实践中的精准免疫治疗”的演讲。免疫治疗受到免疫微环境、MDM2扩增、MSI-H异质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分子标志物精准挑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成为临床诊疗的重要部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个体化制定免疫治疗策略,将肿瘤治疗目标与多重生物标志物的选择、irAE和超进展的发生等多种考量因素相结合。只有基于精准的检测结果解读,时空异质性的把握,临床病理特征的判断才能使消化肿瘤的免疫治疗更加精确。

12.png

在上半场的第二部分,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邱妙珍教授为大家分享了“病毒感染与消化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邱教授从病毒与宿主细胞、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入手,系统地梳理了目前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关系的最新研究,并对EBV相关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治疗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精彩的评述与概括。

在上半场的讨论部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张翠英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的杨燕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何义富教授对消化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人群筛选,不同瘤种的免疫治疗以及后免疫治疗时代治疗策略的改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白莉教授对上半场讨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总结。

13.png

下半场

主持:白春梅教授、陆建伟教授

下半场的第一部分首先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小田教授就“irAE与消化肿瘤免疫治疗的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小田教授以irAE的发生机制为出发点,梳理并总结了不同消化道肿瘤irAE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目前各大RCT对irAE的报道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空腔脏器的irAE关注仍然不足。小田教授以具体、详实的irAE个案出发介绍了目前临床实践中处理irAE的困境与思考。在新的irAE管理模式下,患者、护理团队、多学科讨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4_meitu_7.jpg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曲秀娟教授以“消化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的经验和教训”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曲教授就目前免疫联合治疗的热点问题,如:联合治疗的用药组合,治疗策略,特殊人群的免疫治疗方案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真实世界个案报道为免疫联合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除此以外,联合免疫治疗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irAE的发生,仍需引起肿瘤科医生的警惕。而联合免疫治疗是否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强力化疗方案,以及在不同治疗情境下的方案选择仍需大型临床试验进行探索和验证。

15.png

随后,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畅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的白威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朱晓东教授对irAE的发生机制与管理,免疫治疗未知领域的探索方向,超进展、严重不良irAE的规避予以了清晰的指点和热烈的讨论。

16.png

总结

会议的最后,下半场的主持嘉宾陆建伟教授和CGOG大会主席沈琳教授对消化免疫治疗进行了简短、明确的总结与展望。

(供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谢通,彭智)

2.png84e61b9d33146664287c11627d134d2.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评论
2020年08月11日
139****1531
恒瑞 | 医学部
有回放吗
2020年07月22日
张芳
江苏省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6月20日
刘银凤
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