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GOG胃癌综合治疗分会场举行

2020年06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6月8日晚上的CGOG会议以 “胃癌综合治疗” 为主题,全网共22477人次观看直播。此专场会议集合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内、外科医生参与讨论,以大数据及精准医疗为背景,结合各家中心胃癌转化治疗经验,围绕着围手术期的综合考量,共同推广了胃癌领域MDT的诊疗理念,对于胃癌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上半场

主持:朱正纲教授、沈琳教授

首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张俊教授以“胃癌术前药物治疗的进步与研究”为题,分别从抗HER2治疗、联合血管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胃癌围手术期的药物研究进展,为我们详细解析了相关临床研究的成败原因,包括方案选择、研究设计等问题。提出未来临床研究设计不再是人海战术,生物学导向和实时动态评估肿瘤的演进将会指导我们更加科学的设计临床研究。

随后,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子禹教授针对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国内的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的分类方法,充分引用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的转化治疗需谨慎选择适宜人群。此外,李子禹教授通过引用真实案例,提出新的药物和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转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转化治疗过程也存在许多变数,例如新药不良反应的管理为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未来尚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管理。

在上半场讨论环节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臧潞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林小燕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畅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应杰儿教授分别从内外科角度,围绕“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治疗周期数、疗效评估体系、并发症”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思维碰撞过程中达成通过MDT为患者制定规范、精准治疗方案的共识。

下半场

主持:徐惠绵教授、李宇红教授

首先,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季加孚院长以“大数据与精准时代胃癌MDT的变革与实践”为题做了报告,MDT治疗模式的产生和变革和整体医疗环境的发展密不可分,也是面临大数据精准医疗时代,医院为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所迈出的关键一步。此外,季加孚院长还分享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在胃癌多学科治疗领域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深刻剖析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的临床问题,包括术前腹腔镜探查的推广、和影像科合作协助诊断术前腹膜转移的必要性、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的建立等。最后总结了MDT模式、“三明治疗法”的确为患者带来了更大获益,中国MTD近些年经历了很大发展和推广,与多个学科的贡献和协作密不可分。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小田教授另辟蹊径,以一个真实世界的案例引出了演讲题目“胃癌相关急腹症的多学科管理”。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单中心大样本回顾性分析,详细阐述了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的发病特点和诊疗难点,提出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需要MDT参与,综合考量多种复杂因素:肿瘤特性、身体状况、手术可行性、后期治疗疗效及预后、家庭经济负担等,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生动且实用的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多学科管理流程图。

在下半场的讨论中,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叶颖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金晶教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的孙玉萍教授就“MDT与大数据、精准医学、人工智能的密切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在本讨论环节还和现场观众进行问答互动,更加活跃了会场气氛,在各个学科交流过程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和灵感。

总结

大会主席沈琳教授对本场内容进行了总结:胃癌MDT综合治疗的确取得了很大进步,希望各个学科继续加强协作,CGOG愿意为大家搭建平台,继续更新共识,改变实践,未来让更多的胃癌患者从综合治疗中获益。

(供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王雅坤、张小田)

2.png674fd01fde14daeeef5f89e16dc27e3.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评论
2020年06月14日
刘歆
烟台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6月14日
刘歆
烟台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6月11日
黄文斌
南京市第一医院 | 病理科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