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 HOW WE TREAT | 王绿化教授、伍钢教授共话免疫治疗时代,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

2020年05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新冠疫情期间,学术活动不停歇。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020 HOW WE TREAT”系列学术会议之“2020 HOW WE TREAT NSCLC”大型网络云会议暨2020年CSCO NSCLC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20年4月25日完美落幕。在本次年会上,特别设置了肺癌综合治疗分会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伍钢教授担任主持。【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两位教授分享免疫治疗时代,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

               
王绿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副主编
《Lung Cancer》等多种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 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伍钢
教授 主任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二级教授
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肿瘤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南方临床肿瘤研究协会副理事长
中华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放射肿瘤学会候任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高校统编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副主编
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组组长

免疫治疗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王绿化教授: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诸多瘤种中位列第一。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尤其是免疫治疗,为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打开了一扇窗户。免疫治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未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需要探索如何将免疫治疗与传统的治疗手段更好的联合,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治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多,我们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合理选择最佳的治疗顺序。

伍钢教授:肿瘤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疾病。抗肿瘤治疗方面,我们一直在不断的面对新问题、探寻新的治疗方法、提出新的诊断措施,以进一步推动肿瘤研究和治疗发展。肺癌,特别是NSCLC,是一类异质性非常大的肿瘤。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仍然面临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EGFR突变阳性患者接受第一代TKI治疗,一年左右会出现耐药,耐药的原因比较多样化;在使用了针对T790M突变的第三代TKI治疗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患者又会出现耐药。耐药的原因多种多样,给后续治疗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过去的治疗基石是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问世以后,非鳞NSCLC患者可以接受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近几年,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免疫治疗在NSCLC上的应用给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免疫治疗目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哪些患者是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虽然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如PD-L1表达检测、肿瘤突变负荷检测,但这些检测都不能准确的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有时相互矛盾。目前比较明确的是,PD-L1检测可能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哪些患者更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不是绝对的。第二,免疫治疗的应用时长。免疫联合或单独应用时,如果疾病得到控制了,维持治疗的时间如何确定?维持治疗期间,免疫治疗药物的给药间隔如何确定?两周一次还是三周一次?第三,免疫治疗耐药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我们需要对耐药患者进行检测,更明确耐药机制。

肺癌治疗手段增多,未来更需具备综合治疗理念

王绿化教授:肺癌是一类的非常复杂的疾病,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肺癌综合治疗的理念最早在1950年代就被提出提出,近几年逐步发扬光大。免疫治疗时代,肺癌综合治疗如何开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免疫治疗本来就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需要我们去探索。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在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中开展了研究探索,包括早期肺癌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以后免疫维持治疗、晚期患者的治疗等。总体而言,在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治疗和不同治疗手段的结合仍需要我们研究和探索。例如,局部晚期NSCLC,可以考虑在同步放化疗阶段就联合免疫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否给患者带来获益;辅助治疗要不要使用免疫治疗?新的治疗技术和药物出现以后,我们需要有前瞻性、开创性思维,需要进行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以探索合理的最佳治疗模式。

伍钢教授:我的专业方向是肺癌放射治疗,但我也做内科治疗。从目前大趋势看,每一个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应该强调多学科的综合讨论和治疗,探讨患者能够从哪种治疗中获益最大。本次肺癌综合治疗专场,汇聚了放疗科、内科和呼吸科医生,会上我们探讨了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寡转移患者等临床上难治患者的治疗。我个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治疗原则不同;第二,同一分期的患者,也要个体化对待,如同一分期的晚期NSCLC,体能状态不同、转移灶数目不同、转移部位不同,治疗选择上也有区别。对于这类患者,我们过去强调的是全身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特别是和放射治疗联合,可以带来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时间(OS)获益。那么局部治疗何时介入?哪一类患者获益最大?值得探索。在考虑获益时,我们还要兼顾医疗费用、治疗毒副反应等。通过多学科的探索,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医生带来启发和帮助,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免疫联合化疗优化驱动基因阴性晚期 NSCLC治疗,对临床实践颇具意义

王绿化教授:免疫联合化疗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进展,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无论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如何,均可以从联合治疗模式中获益,并且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目前已经获批成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未来,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联合治疗如何相互作用的机制探索,以及探索和扩大适应人群,让更多患者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总的来讲,免疫治疗仍在起步阶段,方兴未艾,大家要积极接受这一新的治疗模式,审慎的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关注疗效、卫生经济学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靶向时代开始,国内就进行了许多新药研发,免疫时代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ORIENT-11研究,纳入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患者,2:1分配至试验组信迪利单抗+培美曲塞和对照组培美曲塞+安慰剂治疗。目前,该研究宣布已达主要终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PFS。信迪利单抗为礼来制药与信达生物共同合作的药物,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希望国内生物医药发展的越来越好,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和针对性的药物,使中国的广大患者受益。我们期待ORIENT-11研究结果尽快发布,使得信迪利单抗可以尽早应用到临床。未来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还需要不断的摸索这一联合治疗模式的优势人群,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探讨。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受理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非鳞NSCLC一线治疗的新适应证申请,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探索空间还非常大。

伍钢教授:作为一个医生,我们首先要遵循治疗原则,其次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经济条件和治疗需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临床研究发现,PD-L1>50%的人群,联合或单用免疫治疗的获益更为明显。但在临床上,PD-L1>50%的患者比例较低。目前研究也发现,PD-L1低表达或不表达的患者也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这就提醒我们,PD-L1表达检测,对单用或联合应用免疫治疗而言是一个可靠的指标,但还不能达到像EGFR/ALK/ROS-1检测那么金标准的水平。也就是说,PD-L1检测可以给临床提示,但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目前,用于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药物种类很多,有一线、二线治疗,也有单独、联合应用。联合应用中包括联合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安罗替尼等,这些临床研究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如何选择免疫治疗,选择单药还是联合,需要综合分析。第一,分析患者是一线还是二线治疗,如果是一线治疗,患者的体能状态好,联合免疫治疗患者的获益可能更大。当然,联合用药的副反应也会更大。第二,有些患者不能够耐受化疗,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也是一种选择。在临床应用时,我们要根据研究的不同证据级别来选择。此外,礼来制药与信达生物共同合作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的Ⅲ期ORIENT-11研究,从初步结果来看也非常令人鼓舞,我们期待这一结果能够尽早公布,并写入治疗指南,丰富患者的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J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yrna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12月04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这就提醒我们,PD-L1表达检测,对单用或联合应用免疫治疗而言是一个可靠的指标,但还不能达到像EGFR/ALK/ROS-1检测那么金标准的水平。也就是说,PD-L1检测可以给临床提示,但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2020年12月04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但在临床上,PD-L1>50%的患者比例较低。目前研究也发现,PD-L1低表达或不表达的患者也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2020年12月04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临床研究发现,PD-L1>50%的人群,联合或单用免疫治疗的获益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