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重磅!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数据发布

2020年04月22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和抗淋巴瘤联盟采用全球疾病负担2016中国地区的资料,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首次报道了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文章通信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黎君教授和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

图片 1.png

年龄和性别是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的重要影响因素

据估算,2016年我国新发多发性骨髓瘤16500例,死亡患者10300例。骨髓瘤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为1.03/10万 (95% UI, 0.88~1.17),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为0.67/10万 (95% UI, 0.59~0.77)。自15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且以大于60岁年龄组为甚。

表1 2016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年龄和性别分层)

图片 1.png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SIR和ASMR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且在90~9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存在更高的发病及死亡风险,ASIR和ASMR均为女性的1.5-2倍。

图片 1.png

图1 年龄和性别分层的发病率、死亡率

各省市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及死亡率

在2016年我国33个省市中,香港的ASIR最高,澳门及上海次之,而甘肃、海南及云南的ASIR最低;此外,ASMR最高的地区为香港、浙江和上海,而海南、福建和山东的ASMR最低。

表2 我国各省市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及死亡率

图片 1.png

图片 1.png

图2 我国各省市年龄标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及死亡率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渐上升,而死亡率渐趋平稳

如图3所示,自2006-2014年,骨髓瘤发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为3.28,而从2014 到2016的APC为2.32;从死亡率方面看,2006-2014年骨髓瘤死亡率的APC为0.78,而2014-2016年的APC为0.34。

图片 1.png

图3 中国2006-2016年骨髓瘤发病率、死亡率趋势变化 

现状与趋势

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负担因年龄、性别而异,其中高龄为其重要危险因素,而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明显高于女性。另外,从地区差异看,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本研究提示,自2006 到2014年,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率逐年提升,在2014-2016达到平台期。这表明,治疗的进步显著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情况。 

参考文献

Liu J, Liu W, Mi L, et 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multiple myeloma in China, 2006–2016: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J Hematol Oncol 12, 136 (2019).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19-0807-5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评论
2020年04月30日
郭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学习
2020年04月27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4月27日
韩小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