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疫情之下】王涛教授专访:HER2阳性乳腺癌最新进展及ADC药物用药经验分享

2020年03月19日

疫情之下.jpeg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疫情当前,不仅对全国人民及前线的医护人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给乳腺癌患者的诊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的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保证乳腺癌治疗的持续?此外,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又有哪些最新进展?【肿瘤资讯】特别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王涛教授,请王教授详细阐述疫情之下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管理策略,同时解析了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流程和新型ADC药物的用药经验。

               
王涛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副主任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学术秘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乳腺病防治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新冠疫情期间,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管理策略

采访录音1
|
00:00
00:00

王涛教授:乳腺癌患者多数曾经接受过化疗或正在进行化疗,免疫力相对较低,属于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患者如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其危害暂时要高于乳腺肿瘤本身。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目前仍然要把防范新冠肺炎放在第一位。对于新冠肺炎的防范,要做到避免和传染源接触,并且切断传播途径,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应该尽量减少来院次数以及在公共场所活动的次数。医院是一个特别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患者少来医院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疫情期间,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乳腺癌,我们有不同的治疗管理策略。对于刚确诊为乳腺癌的早期患者,如果暂时无法手术,或适宜先行全身之类者,建议:若为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以先通过口服内分泌药来控制肿瘤;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目前我们的科室,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靶向治疗等仍在开展,抗HER2靶向药物的输注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患者在医院停留的时间也较短,相对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选择一些输注时间短、不需要太多预处理的化疗药或者是一些口服的化疗药来进行治疗。目前许多医院手术收紧,大部分刚发现肿瘤的患者都做不了手术,患者无需太过担心,可先进行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控制肿瘤,等到疫情解除后再考虑手术。

对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如受疫情影响无法按周期接受辅助化疗,可适当将化疗延迟一到两个周期。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先进行内分泌治疗,防止一些肿瘤的转移。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可以继续术后辅助抗HER2靶向治疗。如果患者不能到医院输注,靶向治疗推迟一两次对整体的疗效影响不大,但在疫情解除后再次给药时可以重启负荷剂量。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大多为正在接受化疗者,疾病处于控制中,可以不必紧张,原有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不方便者可以换为口服药物。靶向药物由于输注时间短,可以继续,其余化疗药物可择情换用口服药物。但是如果确实疾病出现快速进展,如出现胸腔积液或心包腔积液,引致憋气明显,也要采取就近治疗的原则,就近至医院急诊进行缓解症状的处理。

乳腺癌患者pCR的评估流程和规范

采访录音2
|
00:00
00:00

王涛教授:需要强调的是,新辅助治疗并不是赶时髦,临床上应当选择符合要求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而对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临床上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降期保乳,而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我们发现,新辅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更加个体化的治疗。通过新辅助治疗我们可以筛选出不同疗效的患者,也就是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以及非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CR)的患者,对于non-pCR的患者,我们后续可以给予强化辅助治疗,使得这部分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步骤。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评估,通常每两周期应至少进行一次影像学的评价。在新辅助疗效评估的方法中,核磁共振(MRI)是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评价标准可参照RECIST1.1。此外,对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到医院进行评估的患者,如果其主要症状没有明显加重或者体表病灶没有明显变大,我们也认为新辅助治疗是有效的。如果疗效好,可以继续原方案进行治疗;疗效不好的患者需要适当的更改治疗方案。

T-DM1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及用药经验

采访录音3
|
00:00
00:00

王涛教授:根据KATHERINE研究的最新结果,与曲妥珠单抗相比,使用抗体偶联药物(ADC),也就是T-DM1(恩美曲妥珠单抗)进行强化辅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患者的治疗效果,T-DM1治疗组的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率较对照组绝对差异达到11.3%,并且能使这部分患者的复发或死亡风险相对下降50%。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目前T-DM1已经被写入指南,作为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non-pCR乳腺癌患者强化辅助治疗的方案。近日T-DM1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患者。

目前T-DM1刚刚在中国获批并即将上市,但由于T-DM1很早就已经在国外获批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抗HER2二线治疗,因此很多患者通过国外购药在国内进行治疗,我们临床上也积累了一些T-DM1用药经验。首先,T-DM1的用药方法与曲妥珠单抗一样简单、便捷:通过250ml盐水溶解后静脉输注,给药剂量为3.6mg/kg。患者初次输注时间应在90分钟以上,第二次输注时间为一小时左右,可在门诊完成治疗。在药物的副作用方面,T-DM1用药可能会导致肝功能的异常,因此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肝功能的检测;另一方面,T-DM1用药后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下降,多数情况下患者血小板水平下降后可以自行恢复,不影响后续周期的治疗。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的持续下降,且恢复困难。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一些恢复血小板的药物。总体而言,血小板持续强烈抑制的患者比例非常少,大部分患者都能自行恢复,但需要在用药过程中定期查血象,监控变化。此外,T-DM1可能引起一些非血液学毒性的副反应,如乏力、食欲不振等,但都不太严重,且比较容易处理。就耐受性和药物不良反应而言,T-DM1总体可耐受,不良反应可控且容易管理。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ice

                   

评论
2020年07月11日
周会会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科
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non-pCR乳腺癌患者强化辅助治疗选择T-DM1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副反应的管理。
2020年03月22日
李泽华
其他 | 其他
学习了
2020年03月22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