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肿瘤科医生吐槽:临床滥用质子泵抑制剂

2020年01月14日
来源:肿瘤代谢营养治疗
作者:李世伟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种抑制氢离子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长效的,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最强效的药物。目前临床常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等。


其药物相关不良作用有很多,而又经常被临床医师忽视:肾损伤、心血管问题、脑血管问题、肺部感染、低镁血症啊、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直遍布全身。作为一种快速起效、药效持久、特异性高的一线抑酸药物,广泛运用于各种抑制胃酸分泌的场合。只要是会出现应激性溃疡等其他消化道溃疡的可能,就会预防性地使用 PPI,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滥用PPI。大约 50% 的接受 PPIs 治疗患者非 PPI 适应证或超疗程使用。

 

心脑血管事件:研究发现,PPI(尤其是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与氯吡格雷等抗凝药联用,因为都通过细胞色素 P450 代谢从而降低两种药物的药效,有增加再梗塞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我国《抗血小板治疗专家共识》对此有所阐述。慢性肾脏病(CKD):近年研究显示,使用PPI提高 CKD 的风险 大约35%左右 。对于重症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尤其是发生了 MODS 患者来说,一旦发生肾脏问题,预后将大打折扣。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艰难梭菌是寄生人体肠道的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的肿瘤患者可发生CDAD,这是一种发生于结肠粘膜的急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属于最主要的医源性腹泻的种类,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脓毒性休克等。如果关注这类感染的话,就会发现肿瘤内科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可见于长期大量使用PPI和使用抗菌素的重度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肺部感染: 由于 PPI 可显著抑制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故滥用PPI会增加罹患肺炎的几率。而肺部感染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重度营养不良肿瘤患者中最经常见到就是没能度过感染关的死亡患者。

 

文献报道低镁血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不良反应。研究发现,25%使用 PPI 患者单纯通过补镁并不能改善低镁血症。PPI 导致骨折的相关性问题正在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肿瘤临床亟需遏制PPI滥用,临床医生要严格根据适应证用药,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肿瘤临床上绝大多数滥用PPI的原因是对药物本身认识不足,盲目用药所致,即使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时也未能发现是药物使用的问题。临床上需要进行应激性溃疡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Hp 感染、糜烂性食管炎、机械通气、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因此,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预防性治疗应激性溃疡。

 

近年BMJ发文称,一项在香港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PPI会提高患胃癌的风险。研究纳入完成幽门螺杆菌治疗74612人,用于对照的是未进行PPI治疗的142460人。研究的追踪时间长达10年。结果发现,每天连续服用PPI超过1年者,患癌风险高出5.04倍。每天服用连续PPI超过2年者,患胃癌风险高6.65倍。每天服用连续PPI超过3年者,患癌风险8.34倍。被PPI提升发生风险的胃癌,绝大多数为非贲门癌。长期使用PPI,可抑制胃酸分泌,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促进泌酸粘膜增生导致胃粘膜出现肿瘤样增生。长期使用PPI导致胃酸pH值下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加之前面提及的诸项,还有患者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疾病加重。所以,减少PPI使用时长,选择其他可替代药物,都是合适的临床对策。

  

本文作者

李世伟  主治医师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评论
2020年05月10日
邹海鹏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其他
学习了
2020年01月20日
吴 艳华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滥用常见,不良反应未被重视
2020年01月17日
史曙霞
济源市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医保今年受限,也能减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