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ASH大咖谈】蔡清清教授: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希望与挑战并存

2019年12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已于12月7日在美国奥兰多顺利举行。作为全球顶级的血液学盛会,每年的ASH会议均会带来诸多重要的血液疾病研究进展。此次ASH会议上,套细胞淋巴瘤(MCL)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蔡清清教授,对此次ASH大会上报道的多项MCL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行了介绍,详情如下。

               
蔡清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淋巴瘤治疗中心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青委        副主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CSCO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批)

MCL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蔡清清教授:今年ASH会议中有多项关于MCL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尽管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MCL靶向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其腹泻、出血、房颤等副作用较多,并且可能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本次ASH会议报道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备受关注,首先,比较重要的一个新型BTK抑制剂是我国原研奥布替尼(Orelabrutinib;ICP-022)。奥布替尼在中国多中心复发难治(r/r)MCL患者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总共有106例患者入组,有97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由独立评估委员会(IRC)基于CT评估的总体有效率(ORR)为85.9%,完全缓解(CR)率为27.3%,部分缓解(PR)率为58.6%,疾病控制率(DCR)为90.9%,PET/CT评估的CR率为53.6%,目前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未发生3级及以上房颤/房扑;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腹泻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BTK抑制剂,是一种前景广阔的BTK抑制剂。

其次,二代非共价高选择性口服BTK抑制剂LOXO-305的相关进展也值得关注。临床前研究显示,LOXO-305可抑制野生型及C481突变的BTK,Ⅰ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安全性较好。我们期待未来Ⅱ期临床研究中能体现该药物可克服一代BTK耐药的问题。

第三,靶向药物的联合用药如伊布替尼联合BCL-2抑制剂Venetoclax,在r/r MCL患者中的Ⅱ期临床研究在本次ASH会议公布了3年随访的更新数据。中位PFS长达29个月,并且两药联合应用后获得MRD阴性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断治疗是可行的。此外,三种靶向药物联合如伊布替尼联合Venetoclax与Obinutuzumab用于治疗15例初诊MCL患者,安全性较好,分子学缓解水平较高,也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前期研究显示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无化疗用药方案在老年MCL患者疗效良好,今年ASH会议报道该方案一线治疗初治惰性MCL患者的疗效,12个周期治疗后CR率可达75%,MRD转阴率87%,并且毒副作用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可耐受。

另外,欧洲Triangle研究探讨了伊布替尼加入诱导和维持治疗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年龄小于65岁的初治MCL患者中的必要性,初步结果显示传统化疗联合伊布替尼,安全性尚可,后续结果仍待进一步随访。

MCL治疗,仍然任重道远

蔡清清教授:MCL患者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失败后,患者预后极差,PFS不足6个月,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等可能应用于部分MCL患者,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可以造福MCL患者。

评论
2019年12月24日
吴占波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19年12月23日
何楚楚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19年12月22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新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