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ASH对话大咖】侯健教授:“与众不同”的Selinexor将有望为更多的MM患者带来获益

2019年12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出现了不少新型治疗药物,患者的生存预后得以改善,但大多数患者都会对现有药物产生抗药性,并且此类患者预后很差。Selinexor(Xpovio)作为一款与现有药物完全不同机制的创新药,在临床研究中对复发/难治性MM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且目前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经多线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MM。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19年12月7日在美国奥兰多隆重拉开帷幕。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侯健对Selinexor在MM治疗中的重要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侯健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主任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常委、肿瘤科分会委员  
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委会主委      
上海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MM治疗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侯健教授:整体上,MM目前仍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疾病。就中国而言,MM治疗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MM的治疗需要经过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有些患者要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在移植缓解后进行维持治疗。由于各种理念的问题,目前在中国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比例仍较低。其次,我们知道中国的MM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但主要以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主,而大多数患者经过这些治疗后最终会复发,复发后则需要更多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对新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中国获批上市的药物相对较少,因此这也成为一大挑战。近年来,包括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等药物都在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广大患者也迫切需要这些药物能够尽快获批上市,进而从这些治疗中获益。

加速获批,纳入指南,Selinexor用数据诠释“与众不同”

侯健教授:首先,Selinexor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可将多种MM相关肿瘤抑制蛋白(TSP)留在核内,并且再激活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在Selinexor治疗MM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STORM研究。STORM研究是一项2期注册研究,Selinexor加上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至少3类药物(包括1种蛋白酶体抑制剂[PI],1种免疫调节剂[IMiDs],Daratumumab)难治的MM患者。该研究总共入组122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5岁,中位接受过7种不同方案的治疗。总体来看,总有效率(ORR)为26%,中位起效1个月左右,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4.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分别为3.7个月和8.6个月。安全性方面,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大多数为1~2级,仅25%为3级,未发生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其中15%为1-2级,25%为3级,33%为4级。入组的122例患者中,有83例为五药(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硼替佐米、卡非佐米、Daratumumab)难治的MM患者,ORR为25%,临床获益率(CBR)为37%,并且有2例严格意义上的CR(sCR)。上述结果表明,Selinexor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对经过多重、反复治疗的难治性MM患者有效,并且安全、可耐受,没有明显的脏器毒性或累积毒性,并且随疾病控制,肾功能也可得到改善。

正是基于STORM研究,FDA已加速批准Selinexor于2019年7月在美国上市,且进入NCCN指南推荐。除STORM注册研究外,一项大型、多臂、以Selinexor为基础的3药联合方案研究STOMP也在进行当中,包含Selinexor+硼替佐米+地塞米松(SVd)、Selinexor+来那度胺+地塞米松(SRd)、Selinexor+泊马度胺+地塞米松(SPd)、Selinexor+卡非佐米+地塞米松(SKd)和Selinexor+ Daratumumab +地塞米松(SDd),用于至少经历1种治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初步结果显示,在体外,Selinexor与硼替佐米有协同作用;在体内,对中位经历过3种治疗的MM患者,SVd方案可实现63%的ORR,对PI难治患者也有43%的ORR,中位PFS为9.2个月,并且不良反应较STORM研究有所减轻。另一项全球多中心三期随机对照研究BOSTON,计划观察在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SVd和Vd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有望在2020年上半年揭晓。此外,SRd方案也展现出60%的ORR,并且安全良好,患者可耐受。

含Selinexor的治疗方案或可克服高危因素对MM患者造成的不良预后影响

侯健教授:此次ASH上,Selinexor相关的重要进展有很多。例如,摘要号为1872的研究报道了STORM研究中高危患者亚组分析结果。STORM研究中有61%的患者为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对该组患者的分析显示,高危组ORR为20.5%,标危组ORR 29.5%,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别。高危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3.8和8.6个月,而中危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4.2和9.4个月。这些结果提示对于经历多重治疗的MM患者,特别是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Sd方案对高危和标危患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Selinexor可能会克服高危因素对患者带来的不良预后影响。

其次,摘要号为3140的研究报道了STORM研究中伴浆细胞瘤患者亚组分析结果。众所周知,伴髓外浆细胞瘤的患者预后欠佳,从STORM研究中筛选出16例基线伴浆细胞瘤的患者,Sd方案的ORR为31%,其中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4例PR,9例患者的浆细胞瘤得到控制(5例完全消退,4例体积减小或无代谢活动。

第三项研究为摘要号为3165的研究,应用SRd方案一线治疗新诊断MM患者。该研究共入组了8例患者,7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ORR达到86%,其中1例是CR,1例VGPR,4例PR。中位随访6个月,中位PFS未达。该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该研究仍在入组中。

另一项关于Selinexor的研究是摘要号1854的报道,针对CAR-T难治后的治疗7例CAR-T难治的MM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全部伴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既往接受中位10次治疗。这些患者接受Selinexor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其中1例患者接受Sd治疗,1例接受SVd治疗,5例接受SKd治疗。结果显示,ORR达到86%,其中1例不确定的CR(uCR),2例VGPR,3例PR,均在28天内出现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与STORM研究中类似。总体而言,该研究提示对于在临床上非常难治、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Selinexor仍然能够发挥很好的抗肿瘤作用。

Selinexor适应证有望前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侯健教授:对于抗肿瘤药物,共性就是起初都在复发/难治性疾病中应用,如果有效则向前推进。对于Selinexor,正如在BOSTON研究中,针对的是经过一线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目前该研究正在进行中,如果最终的结果为阳性,则提示Selinexor方案可能会用于MM的二线治疗。未来Selinexor能否向一线治疗推荐,后续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证实。

评论
2019年12月13日
邢莉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2月13日
LiDeZhil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 | 肿瘤科
学习了
2019年12月12日
许爱玲
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 | 妇科
学习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