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汇医学之大师 聚医者之匠心 | SIMOS 2019完美闭幕,2020精彩继续

2019年11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性肿瘤专业委员会(CMUP)正式成立。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2019年11月9日,第二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SIMOS)继续进行,同时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性肿瘤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盛会共举,【肿瘤资讯】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IMG_8203.JPG

《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大会执行主席罗志国教授主持发布会。大会主席胡夕春教授致辞 ,胡教授提到中国抗癌协会成立了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性肿瘤专业委员会(CMUP)。这类肿瘤的诊疗给临床带来很多挑战,体现临床医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水平。CMUP的委员是来自各类肿瘤的专家及对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有研究意向的临床学者。CMUP成立后首先发布了《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希望能够给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规范、标准、安全地使用紫杉类药物得剂量密集化疗方案。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10.15.49 AM.png

罗志国教授  胡夕春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MG_8197.JPG

《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学术讲座

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诊疗的难点,而临床操作可能是肿瘤播散的因素之一。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巴一教授分析了微创手术中肿瘤医源性播散所致的原发不明癌。而随着NGS等新技术的应用,临床有更多方法对多原发和不明原发癌进行诊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马飞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NGS、液体活检等新技术帮助临床进行多原发和不明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

Screen Shot 2019-11-10 at 7.07.54 PM.png

化疗药物是肿瘤药物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很多化疗药物非常经典。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软海绵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来自日本东京国家癌症中心(NCCH)的Kan Yonemori教授从新的角度带大家审视了软海绵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而精准诊疗时代,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除了大分子单抗外,还有小分子TKI给患者更多选择。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的Adam M. Brufsky教授详细分享了HER2-TKI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经验与思路。

Screen Shot 2019-11-10 at 7.08.03 PM.png 抗HER2治疗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部分药物已经进入医保。而中国也有原研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上市。临床如何选择合适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呢?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树森教授对乳腺癌中抗HER2-TKI药物进行对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标准的治疗方案可以追溯至1976年的CHOP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DLBCL的治疗有了很多最新的进展,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姜文奇教授对复发难治DLBCL治疗的新药进展进行盘点。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6.50.17 PM.png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是指在同一患者体内一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并非常见,但是仍然有临床需求。多原发恶性肿瘤以双重恶性肿瘤为主,这类肿瘤临床应如何应对呢?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的陆建伟教授分享了同时多原发肿瘤的发病现状与诊治经验,而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张红梅教授则对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第二原发癌的诊治经验进行了分享。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6.50.26 PM.png免疫治疗时代,受限于临床研究的病例入组等多种原因,罕见癌症由于发病率低,无法进行大型临床试验。那么最新的免疫治疗能否在部分罕见癌症的治疗中进行应用呢?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季冬梅教授认为罕见肿瘤的治疗特别需要多学科个体化治疗,深入认识罕见肿瘤的免疫学特点,能够为免疫治疗在罕见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碧芸教授则认为,分子影像学是一种高度可重复、安全、无创的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未来分子影像必定会在精准医学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6.50.33 PM.png随着各类新药的研发,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John Robertson教授介绍了目前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进展。精准医疗背景下,BRCA突变的检测已经不局限于卵巢癌、乳腺癌等肿瘤,在更多瘤种中发现了与BRCA突变的相关性。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史艳侠教授对BRCA突变恶性肿瘤的治疗进行了专题演讲。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6.50.42 PM.png尽管困难重重,CAR-T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来自美国纽约医学院的Delong Liu教授分享目前CAR-T免疫和资料的进展。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转化来的惰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曹军宁教授分享滤泡性淋巴瘤治疗策略。 

Screen Shot 2019-11-10 at 7.08.40 PM.png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已经在临床给很多的患者带来了实际获益。目前我国已经有5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上市。那么临床应用中能否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精准预测呢?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蔡修宇教授分享免疫治疗精准预测相关进展。精准诊疗时代,人工智能能够给临床诊疗带来很大的帮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江泽飞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Screen Shot 2019-11-10 at 7.08.49 PM.png乳腺癌靶向治疗发展迅速,尤其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尤为耀眼。2019年ASCO、ESMO年会均有重磅研究OS结果报告,给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蔡莉教授解读CDK4/6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最新进展。随着乳腺癌疾病的进展,乳腺癌寡转移、内脏危象等治疗在临床带来争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剑教授对乳腺癌寡转移和内脏危象的诊治进行系统讲解。

Screen Shot 2019-11-09 at 6.51.03 PM.png

大会总结

大会执行主席罗志国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陈词。

IMG_8382.JPG

大会执行主席罗志国教授总结陈词

罗志国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本次大会共计1465人注册参会(医生1239人,护理226人)。两天会议共计举办18个专场,涉及9大瘤种、新药申请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治疗涉及免疫、靶向、化疗、CAR-T等国际前沿信息与治疗理念。总体来说,会议内容有高度,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本次会议;有宽度,涉及瘤种非常多;会议内容有深度,不仅仅涉及临床治疗,还涉及影像、人工智能等内容。非常感谢远道而来的专家与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

SIMOS 2019完美谢幕,明年精彩继续!

IMG_8383.JPG

IMG_8337.JPG                   

评论
2019年11月11日
三河市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学习了
2019年11月11日
赵冬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1月11日
吴雅媛
邢台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