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肖扬教授:多角度用力,促CAR-T疗效升级

2019年10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秋风送爽,如约而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主办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承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中青年血液精准诊疗高峰论坛》于2019 年 9 月 28 日在广州举行。本会议目的是推动广东地区血液疾病及肿瘤的精准诊治和临床研究的发展。【肿瘤资讯】特邀广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肖扬教授就CAR-T治疗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前景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肖扬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研发中心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特聘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血液病首席专家
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副会长兼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干细胞与精准医疗质量管理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第七、八届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细胞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再生医学与细胞治疗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一审专家
                   

CAR-T治疗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肖扬教授:近20年,淋巴瘤特别是B细胞淋巴瘤一直是用化疗和靶向药物作为治疗用药。R-CHOP方案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基础治疗方案,有比较好的缓解率,但也有部分患者进入难治复发阶段。针对这类患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手段,通过一些二线治疗或移植可缓解,但无法避免进入复发,特别是一些双打击和三打击淋巴瘤,预后很差。CAR-T治疗是目前血液肿瘤治疗中精准治疗的成功典范。CAR-T疗法最早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位接受CAR-T疗法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Emily治疗效果良好。该患者接受CAR-T疗法前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化疗,但仍进入复发,目前该患者无病生存时间超过5年。随后相关企业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证实了CAR-T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美国FDA在2017年批准CAR-T治疗进入临床正式治疗中。在淋巴瘤领域中,CAR-T疗法主要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以及套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2017年有三个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均证实CAR-T疗法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的总体反应率50%~70%,完全缓解率在40%~50%,包括细胞因子风暴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一些随访结果显示,1~2年后缓解率依旧较高。

在治疗探索方面,对于CAR-T疗法前不同预处理方案的比较、CAR-T细胞数量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及移植后桥接CAR-T治疗等方面均有尝试。除了CD19这个靶点外,也开发了一些新靶点如CD20、CD30,此外CAR-NK细胞的应用和CAR-T疗法与PD-1抗体的联合也有各自相关临床研究,这些都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大家期待。

细胞因子风暴是CAR-T治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CAR-T细胞扩增和肿瘤细胞破坏过程中均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容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表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症,包括毛细血管渗漏、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低血压、呼吸困难、全血细胞减少等。细胞因子风暴临床进展迅速,分为四级,二级以上应该及时干预。在预防细胞因子风暴方面,首先在治疗前严格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和肿瘤负荷,其次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体内CAR-T细胞扩增的速度与数量,监测细胞因子水平,第三是积极用药,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比如IL-6单抗和激素的应用。激素使用十分讲究时机,如果应用过早,可能会阻断CAR-T细胞增殖影响疗效,增加复发可能,但如果应用过迟,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甚至出现不可逆的变化。CAR-T患者治疗中出现严重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影响多脏器功能,表现为低氧血症、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因此需要ICU的密切配合和及时介入。

CAR-T治疗的未来前景广阔

肖扬教授:目前CAR-T疗法主要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处于二线治疗地位,也就是主要应用于难治复发患者。未来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如多中心对照研究来支持CAR-T进入一线治疗。CAR-T疗法在提高安全性、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发生几率和降低治疗成本后,治疗推荐可能会更加向前。通过与当前一线治疗、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CAR-T治疗未来可期。


评论
2019年11月16日
汤继英
十堰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1月16日
汤继英
十堰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2019年10月14日
王志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