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SMO 2019|石远凯教授专访:从艾氟替尼数据发布看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盛况

2019年09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当前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火热召开中,众多最新的研究结果纷纷公布,吸引全世界肿瘤学者的关注。在本次大会上,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牵头,旨在评估国产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艾氟替尼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后T790M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结果重磅公布。大会期间,【肿瘤资讯】在现场采访到石教授,介绍该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石远凯
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肿瘤学博士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副主任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GCP组和化药组责任专家
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产第三代EGFR-TKI艾氟替尼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数据鼓舞人心

石远凯教授:艾氟替尼是由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6年底,艾氟替尼启动了剂量爬坡的Ⅰ期临床试验,后续又开展了剂量拓展的ⅡA期临床试验。在本次ESMO大会上,我们报告的是剂量爬坡和剂量拓展临床试验的结果。

研究共纳入130例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790M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剂量爬坡:14例;剂量扩展:116例)。结果显示,在剂量拓展组的116例患者中,主要疗效终点——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6.7%(89/116;95%CI:68.0%~84.1%)疾病控制率(DCR)为88.1%96/11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

在后续的ⅡB期试验及其他临床试验中,推荐的艾氟替尼用药剂量为80mg,每日1次。剂量拓展试验中80mg组患者的ORR达到77.8%(35/45;95%CI:62.9%~88.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整体而言,研究取得非常令人鼓舞的结果。屏幕快照 2019-09-30 下午4.28.47.png

2.png

CR:完全反应;PR:部分反应;SD:稳定疾病;PD:进行性疾病。

*两名受试者由于早期死亡而没有基线后数据,一名受试者没有关于中心复查的目标病变的数据。

IRRC评估的目标病灶大小相对于基线的总体平均最佳百分比变化为-51%(范围-100%,37%)

靶病灶较基线最大变化百分比的瀑布图(n=113)*

同时剂量爬坡和剂量扩展研究数据显示,艾氟替尼的安全性非常好,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可接受性同样非常好。剂量爬坡试验数据显示,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艾氟替尼最大耐受剂量>240mg/天。目前剂量爬坡和剂量扩展研究患者还在接受后续的治疗以及随访。期待在整个临床试验结束后,通过更全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对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此外,提前跟大家透露下另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开展的关于甲磺酸艾氟替尼关键的注册性ⅡB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超过研究预先设定的终点指标。因此我个人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甲磺酸艾氟替尼能够成为第三代EGFR-TKI家族的重要一员,为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艾氟替尼将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迈向一线值得期待

石远凯教授: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国肺癌患者和西方国家患者存在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是中国肺腺癌中大约50%的患者伴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这部分患者能够从EGFR-TKI的治疗中获益。因此针对中国患者,不论是开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EGFR-TKI,都具有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第三代的EGFR-TKI在先前接受第一代、第二代药物治疗失败后伴有T790M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艾氟替尼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次,既往也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第三代的EGFR-TKI应用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为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多。目前我们也在开展艾氟替尼头对头比较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用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期待未来更多的研究结果问世,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艾氟替尼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于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CNS)的患者,同样显示非常好的疗效。本次公布的结果显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ORR为70.6%(12/17)。未来在给予CNS转移患者更多关注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研究,同时总结既往的临床研究结果,来展示艾氟替尼对CNS转移患者的疗效。

EGFR通路仍有众多问题需要回答,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石远凯教授:EGFR基因突变是肺癌靶向治疗非常关键的靶点,EGFR通路也备受关注。过往10余年间,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TKI相继问世,人们对于EGFR靶点有了更多的研究,对EGFR靶点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但无论如何,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例如如何克服第三代EGFR-TKI的耐药。

此外,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上取得非常瞩目的成绩,但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PD-1/PD-L1单抗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样需要在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只有通过不断地去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到答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让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使肺癌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石远凯教授:近年来中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党和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使药物的研发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在国际舞台上纷纷亮相,不论是EGFR通路、ALK通路、PD-1/PD-L1通路,还是针对其他靶点和重要通路,都能看到中国原研药物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在国际权威顶级杂志上发表。我国整体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当然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能够为中国的患者提供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使他们能够从国产抗肿瘤新药中取得最大的获益,改善总生存,同时增加治疗药物的可及性。WechatIMG151.jpeg

关于艾氟替尼

甲磺酸艾氟替尼(AST2818)是中国民族企业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新药,为新型的第三代不可逆、选择性的EGFR-TKI靶向药。该代抑制剂可以有效区分野生型EGFR和突变EGFR(主要是EGFR敏感突变、T790M突变),对正常野生型EGFR抑制作用较弱,而对EGFR敏感突变、T790M突变的抑制活性大大增强,从而可以在尽可能不影响正常EGFR活性的前提下,实现对EGFR敏感突变、T790M突变体的抑制。

关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制新药和创建个性化治疗体系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制药企业,于2004年由成功企业家杜锦豪与归国科学家郭建辉博士共同创立。作为一家自主创新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艾力斯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艾氟替尼(AST2818)连续两次被列入2017年、2018年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18年,公司研发的1.1类新药阿利沙坦酯、艾氟替尼(AST2818)新药成果入选张江科学城的展示项目。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艾力斯医药将不断推出新药,形成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