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题采访】王华庆教授:套细胞淋巴瘤——精确诊断,非化疗时代正在萌芽

2019年07月2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7月19日至21日,2019 POST-LUGANO(ICML)暨广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联合主办,旨在回顾日新月异的淋巴瘤进展,促进血液科医师对淋巴瘤有更深刻的认识。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的王华庆教授,阐述了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精确诊断以及治疗的未来趋势。

 

               
王华庆
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副院长,肿瘤诊治中心主任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MCL的精确诊断

王华庆教授:MCL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淋巴瘤,区分侵袭性和惰性类型对于制定临床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公认的方式是通过病理学来进行初步鉴别,通过形态、免疫组化,尤其是CyclinD1阳性表达来初步确定MCL诊断,采用MCL国际预后指数MIPI评分,通过年龄、ECOG、乳酸脱氢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数将患者分层,分值为1~4分,近年又联合ki67指数构成MIPI-c评分系统。近年来,一线杂志上发表的多数相关文章认为Ki67以30%为界,联合MIPI评分可有效预测MCL为侵袭性进程还是惰性进程,从而在治疗策略上帮助我们选择积极治疗还是观察等待。另外,近年有研究表明TP53基因缺失或突变也会影响MCL预后,因此对于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我们高度关注是否有预后不良的可能。

未来治疗趋势———非化疗时代开启

王华庆教授:当前多数国家的相关指南包括美国NCCN、欧盟ESMO、我国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专家共识均一致认为,对于MCL的治疗,靶向治疗暂时不能替代以细胞毒药物为主的化学治疗。对于年龄在65岁以下具有高危预后不良因素的MCL患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仍为强化疗如阿糖胞苷为主的化疗方案,比如HyperCVAD、NORDIC、RCHOP/RDHAP交替等方案。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三年来MCL治疗正逐渐由化疗时代向非化疗时代转变,主要原因是一些靶向药物的出现,比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zanubrutinib、acalabrutinib等,这些药物在复发/难治MCL二线治疗中的结果令人兴奋,有些药物的有效率高达70%。这些药物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构成了MCL二、三线治疗的主要用药,非化疗时代随之萌芽。此外,还有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的应用。关于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伊布替尼或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非化疗方案陆续有文章发表而且疗效令人惊喜;另外还有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的BR方案。实际上,MCL已经开启了非化疗时代,非化疗方案能否从二线升至一线治疗,还需要临床试验的证实。非化疗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相关证据仍不够充足。

MCL的治疗趋势已经出现了重大改变。对于年轻高危MCL患者,目前采取强化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伊布替尼、来那度胺、venetoclax等,未来能否替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加入一线治疗方案,是否能通过联合利妥昔单抗构建一线治疗方案,这些都是我们所期待的MCL未来治疗的趋势,但这需要一些较强的循证医学证据,比如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一些重要杂志、国际会议如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国际恶性淋巴瘤大会(ICML)、美国血液学年会(ASH)等正不断地为大家带来这方面的资讯。



责任编辑:Amiee



评论
2019年07月29日
汪惠斌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了
2019年07月29日
LiDeZhil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 | 肿瘤科
学习了
2019年07月28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