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ICML】刘澎教授:Brentuximab vedotin疗效不受限于CD30表达水平,前景广阔

2019年06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6月18日~22日,第15届国际淋巴瘤大会(ICML)在瑞士卢加诺(Lugano)举行。此次大会公布了多项Brentuximab vedotin相关研究,受到大家广泛关注。【肿瘤资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刘澎教授为大家介绍几项重要研究及对于未来探索的启发。

               
刘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液科主任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肿瘤防治联盟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

颠覆认知:Brentuximab vedotin疗效与肿瘤细胞表面CD30表达无关

刘澎教授:Brentuximab vedotin又简称为BV,是靶向CD30的抗体与细胞毒药物的偶联药物,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很多血液肿瘤中具有广泛应用。既往多通过评估肿瘤细胞表面CD30表达水平来判断Brentuximab vedotin 是否能发挥治疗作用。但是本届ICML会议以及今年EHA和ASCO会议中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Brentuximab vedotin的疗效与肿瘤细胞表面CD30的表达水平并无显著相关性。本届ICML会议发布了ECHELON-2研究的最新结果,令大家印象深刻。

ECHELON-2研究拟评估Brentuximab vedotin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入组患者包括ALK+ sALCL(IPI评分≥2分),ALK- sALCL,其他未特指的PTCL(PTCL NOS),血管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AITL),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和肝脾T细胞淋巴瘤等。评估BV+CHP(BV、环磷酰胺、阿霉素和强的松)与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强的松)的疗效差别,同时评估CD30表达水平与BV+CHP疗效是否有关联。结果显示,BV+CHP方案的疗效明显优于经典CHOP方案,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83%和72%,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8%和56%,BV+CHP治疗组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更为惊喜的是,BV+CHP的疗效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30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即不论CD30表达高低,BV+CHP都显示出同样好的疗效,这与之前EHA和ASCO年会上公布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对于这种结果,我个人认为除了检测方法的原因外,还有三种可能原因:第一,肿瘤细胞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即同一肿瘤组织里可能同时存在CD30阳性和CD30阴性组织,检测时未发现阳性表达并不代表肿瘤内部真正缺少CD30阳性细胞;第二,空间的演进,即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阶段性的CD30阴性和阶段性的CD30阳性,BV治疗时能够阻断中间某个特定演进阶段,从而阻碍肿瘤进一步发展;第三,可能肿瘤细胞表面不表达CD30,但是对肿瘤发展非常重要的肿瘤微环境中可能有CD30阳性成分的表达,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靶标治疗,同样能够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

肿瘤细胞表面CD30表达水平与Brentuximab vedotin的疗效并无显著相关性这一发现,极大的拓展了Brentuximab vedotin临床治疗中患者选择的空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数据不断公布,我相信会有更多相关信息呈现。

Brentuximab vedotin多项淋巴瘤临床研究结果发表

刘澎教授:既往Brentuximab vedotin主要用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D30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及部分B细胞淋巴瘤。今年ICML、EHA、ASCO会议公布了越来越多详实的数据,证明Brentuximab vedotin的作用不受细胞表面CD30表达水平影响,使其在多种类型淋巴瘤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届ICML会议公布的Ⅲ期ALCANZA研究, 对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采用BV治疗或是医生选择的其他治疗方案(PC)进行比较,中位随访45.9个月,BV组和PC组独立审查机构评估的ORR4(持续4个月以上的ORR)分别为54.7%和12.5%,CR率分别为17.2%和1.6%;研究者评估的ORR分别为59.4%和7.8%,中位PFS分别为16.7个月和3.5个月,中位下次治疗时间(TTNT)分别为14.2个月和5.6个月。上述数据明确提示,在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BV治疗显示出更高的治疗反应率和更持久的疗效持续时间。

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CD30弱表达淋巴瘤亚型,ICML发布的另外一项CHECKMATE 436研究中对复发难治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给予BV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独立审查机构评估ORR为73%,CR率37%,展示了极为诱人的治疗前景。

可溶性CD30(sCD30)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是霍奇金淋巴瘤(HL)的预后标志物,基线水平增高时患者采用经典的ABVD方案治疗疗效欠佳。ECHELON-1研究中HL患者在测定基线sCD30和TARC后,接受BV+AVD方案(BV、阿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或是ABVD方案(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治疗,结果显示,无论基线sCD30水平如何,BV+AVD组患者的2年mPFS相似,分别为80.7%(sCD30>中位数)和82.7%(sCD30≤中位数)。但ABVD组中,sCD30>中位数的患者有效率降低。TARC水平分析也观察到相似结果,BV+AVD组2年mPFS分别为83.4%(TARC水平>中位数)和80.5%(TARC水平≤中位数)。上述数据表明,BV+AVD可以克服不良预后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Brentuximab vedotin在不同CD30表达水平淋巴瘤中应用前景广阔

刘澎教授:Brentuximab vedotin未来有两个探索方向:一方面我们已知BV在CD30阳性淋巴瘤中的有效性,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不表达或低表达CD30的血液肿瘤中的疗效仍可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BV和其他药物联合,如与抗PD-1/PD-L1抑制剂等的联合,对一些复发/难治血液肿瘤会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06月28日
邓新献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 | 骨外科
学习
2019年06月28日
赵冬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06月28日
王磊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 其他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