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 POST-ASCO GI】黄镜教授深度剖析中国食管鳞癌的治疗现状和研究方向

2019年03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3月3日,大咖集聚、精彩纷呈的2019 POST-ASCO GI(第五届)会议在广州圆满落幕,此次会议由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承办。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为我们深入解析中国食管鳞癌的治疗现状和研究方向。

               
黄镜
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  理事

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副组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 理事
北京市朝阳区青联委员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
《癌症进展杂志》编委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副主编

化疗对部分食管鳞癌患者有效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晚期食管癌的预后很差。目前,食管鳞癌的药物治疗有几大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例如大家熟知的化疗,虽然在食管鳞癌中没有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但目前在一线、二线、三线治疗上也有一些小样本随机研究正在开展,结果显示化疗对部分食管鳞癌患者有效,一线有效率约50%,二线单药和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10%~20%。

靶向治疗是食管鳞癌的重点研究方向

食管鳞癌的靶向治疗是另一重点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靶向治疗主要分为几类,一是EGFR-TKI类,二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对于EGFR通路,COG研究是吉非替尼用于晚期食管癌非筛选人群的全球性研究,在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患者中能观察到生存获益。我们中心牵头了EGFR-TKI靶向药——埃克替尼的全国多中心单臂前瞻性Ⅱ期研究,在EGFR高表达和FISH阳性的患者中有效率约15%,遗憾的是无进展生存(PFS)并不理想。但研究结果显示埃克替尼在一部分患者中是有效的,而EGFR-TKI这类药物在食管鳞癌的总体疗效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即使对于经筛选的人群,也并未观察到非常好的远期疗效。

靶向治疗的第二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恒瑞的阿帕替尼,针对既往化疗失败的后线治疗不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还正在开展前瞻性研究,但仍未得到最终的研究结果。另外,关于正大天晴公司的安罗替尼,我们作为牵头单位和全国的同道共同开展了安罗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食管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该研究结果已在今年的ASCO-GI以壁报形式公布,目前主要研究终点PFS得到了显著的延长,由于食管鳞癌靶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非常少,因此该研究达到预设终点,结果鼓舞人心。

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前景光明

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主要集中在PD-1/PD-L1抗体药物的治疗探索,包括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BMS公司的纳武利尤单抗均有开展前瞻性研究。对于非筛选人群,纳武利尤单抗经独立评估的有效率为17%,帕博利珠单抗在PD-L1阳性患者中的有效率为29%,除了外企,国内企业如恒瑞和君实也分别报道了各自的PD-1/PD-L1抗体在食管鳞癌后线治疗的结果,其疗效与进口药物相当。因此,无论是外国药企还是国内药企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食管鳞癌免疫疗法的有效率约为20%,这一疗效并不低于PD-1/PD-L1抗体治疗其他肿瘤的疗效。未来,PD-1/PD-L1抗体在食管鳞癌的治疗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今年ASCO-GI报道了默沙东公司开展的Keynote-181研究,这是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二线治疗食管癌鳞的研究,其中化疗可以选择紫杉醇或伊立替康等。该研究入组患者并未进行PD-L1表达情况的筛选,但主要研究终点则选择在PD-L1表达阳性(CPS评分≥10)的患者中,比较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组的生存时间,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优于化疗,患者生存时间取得了显著的延长。但其他两个主要研究终点即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和食管鳞癌中均未观察到帕博利珠单抗优于化疗的结果。但是至少在PD-L1表达阳性(CPS评分≥10)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是优于化疗的。未来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有可能获批CPS评分≥10的食管鳞癌的二线治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Zac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