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8 CSCO胃癌高峰论坛】徐瑞华教授谈胃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

2018年10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广东省胃癌学术研讨会于9月14-15日在广州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协作、共赢”,免疫治疗作为重头戏,在会议中备受关注。与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应用”话题讲者徐瑞华教授就胃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作一专访。

 

               
徐瑞华
教授

南粤百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

胃癌PD-1/PD-L1免疫治疗在新版CSCO指南中未涉及原因

徐瑞华教授:对于新版CSCO胃癌指南没有把免疫治疗写入推荐这一话题,主要原因在于新版CSCO胃癌指南更新时上述药品并未在中国上市。考虑到中国自身国情,新版指南备注中对于免疫治疗均有提及。随着PD-1抑制剂在中国的成功上市,相信免疫治疗肯定会写入到明年的胃癌指南中。

分子分型在免疫治疗选择方面的指导作用

徐瑞华教授:2014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对胃癌进行了分子分型探究,研究指出,胃癌主要有四个分子分型的亚型,其中有一个亚型与EB病毒密切相关,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亚型与免疫治疗关系密切,并且该亚型患者PD-L1表达频率较高。进一步研究显示,EB病毒感染的胃癌患者有其特有的预后特点,并且对免疫治疗相对比较敏感。

PD-1/PD-L1治疗外的胃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

徐瑞华教授:除了PD-1/PD-L1单克隆抗体外,目前有很多免疫相关的靶点正在研究中,诸如TIGIT靶点等。CTLA-4作为研发较早的药物,同样在胃癌中做过探索性治疗,很遗憾,研究中并未观察到非常好的阳性结果。在细胞层面,CAR-T等免疫治疗仍然十分火热,并且在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specific antigen)激活的T细胞、TCRT等方面都做过很多探索。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其在实体瘤中尚未观察到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这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相信未来免疫治疗会为实体瘤的治疗带来新格局,也希望能够加强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以便于后续开展针对其他靶点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