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资讯|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

2018年10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药”(帕博利珠单抗,商用名:可瑞达)已于今年7月20日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黑色素瘤是国外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皮肤黑色素瘤为多。黑色素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较低,由于人口基数较大, 新患病人数近年来成倍增长。不同于西方人群, 在我国近50%的新发黑色素瘤%发病在四肢末端 (肢端型),另有20-25%发生在粘膜(粘膜型),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究竟火遍全中国的PD-1抑制剂在粘膜型黑色素瘤中的疗效如何呢?这篇近期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BJC)的文章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研究背景

临床上粘膜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不高但较为严重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3%。(译者注:在中国该类型的黑色素瘤比例较高,可达20-25%)粘膜性黑色素瘤多见于头颈部(50%)、肛门直肠(25%)以及外阴阴道(20%),且多见于70-79岁的女性中。鉴于目前并没有针对晚期粘膜性黑色素瘤的疗法,临床上多采用治疗非粘膜性黑色素瘤的方法治疗粘膜性黑色素瘤。为了进一步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这一药物在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来自美国洛杉矶The Angeles Clinic and Research Institute的Omid Hamid教授等人对帕博利珠单抗几项黑色素瘤研究KEYNOTE-001,002,006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事后分析。 

研究方法

在这几项研究中,患者分别每2周或3周以2mg/kg的标准注射帕博利珠单抗。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对患者的应答进行统计。 

研究结果

在这一事后分析中,研究者共纳入了1,567名患者,其中共有84名患者(5%)为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患者的基线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的基线数据

1.png

疗效分析

在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所有患者的ORR值为19%(95%CI 11-29%),在Ipilimumab未治和Ipilimumab经治的患者中ORR值则分别为22%(95%CI 11-35%)和15%(95%CI 5-32%)(如图1a所示)。对于之前未接受治疗和接受过一种以上治疗方法的患者,其ORR值分别为13%和20%。在非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患者的ORR值为33%(95%CI 30-35%),在Ipilimumab未治和Ipilimumab经治的患者中ORR值则分别为38%(95%CI 34-41%)和27%(95%CI 23-30%).对于之前未接受治疗和接受过一种以上治疗方法的患者,其ORR值分别为42%和32%。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和非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的DCR值如图1a所示。

2.png

图1. 抗肿瘤活性(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粘膜性和非粘膜性患者缓解率以及DOR结果) 

在16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获得反应(CR或PR)的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平均反应时间为2.8个月,平均DOR为27.6个月。未接受过Ipilimumab治疗的患者,平均反应时间为2.8个月,这些患者并未达到平均DOR;而Ipi经治患者,平均反应时间为4.4个月,平均DOR为27.6个月(如图1b所示)。此外,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平均PFS为2.8个月,在未接受和接受过Ipilimumab治疗患者中并无差别(如图2a所示);而在非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平均OS为23.5个月,在在未接受和接受过Ipilimumab治疗患者中的OS分别为29.1个月和17.5个月。

3.png

图2. 患者的生存率数据

安全性分析

在84名粘膜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有61名患者(73%)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大部分不良事件为低等级不良事件。 

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帕博利珠单抗对粘膜黑色素瘤患者的ORR为19%, 中位PFS为2.8个月。无论粘膜黑色素瘤患者之前是否曾经接受过Ipilimumab治疗,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均可为患者带来显著持久的获益, 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对于粘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有效率低于皮肤黑色素瘤(19% vs. 33%), 但可以获得相近似的持续缓解比例(75% vs. 72%)。该研究中, 粘膜黑色素瘤的患者中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具有升高的LDH水平, 更大的肿瘤(基线中位尺寸超过80.5mm), 和更低的BRAFV600突变比例, 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 

总结:

帕博利珠单抗可以为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持久的抗肿瘤效果, 是一种对该类型黑色素瘤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