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8 CSCO现场还原】安罗替尼结直肠癌研究结果公布,晚期肠癌治疗又有新选择

2018年09月20日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9月19日~9月23日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已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全力推进临床研究,谱写抗癌治疗新篇章”。在9月20日下午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结直肠癌规范化和多学科诊治专场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依荷芭丽·迟教授带来“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单臂、Ⅱ期临床研究”报告,这是安罗替尼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软组织肉瘤后,在又一瘤种中崭露头角。【肿瘤资讯】为您还原精华内容,感受现场实况。

621537432542_.pic.jpg

地点:2层 国宴一厅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五位。其中每年新发病例37万,死亡病例18万。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0%会发展成晚期结直肠癌(mCRC)。过去20年,随着治疗手段及治疗药物的发展,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延长到了30个月左右。但在经过一、二线标准治疗后,仍有约2/3的晚期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需要进一步诊治。然而,三线及后线治疗可选的有效治疗药物非常有限。

安罗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安罗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创新型小分子多靶点TKI,可强效抑制VEGFR、PDGFR、FGFR和c-Kit 等多个靶点,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自主研发,于2018年5月获批上市。本次大会报道的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入组了经标准治疗失败或缺乏标准治疗的mCRC患者共31例。患者接受盐酸安罗替尼治疗12mg/天,给药两周,停一周,每三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直至疾病进展PD或研究者评判不适合继续用药。主要研究终点为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PFS、DCR和OS。 啊1.png

其中27例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化疗。本次分析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主要终点ORR评估显示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ORR为6.45%。2例患者取得PR,25例患者为SD,DCR达到87.1%。ORR.png

次要研究终点评估,患者的中位PFS为5.62个月(95%CI: 3.80-7.32);中位OS为9.33 月(95%CI: 8.64-10.21)。进一步分析既往贝伐珠单抗治疗史对患者疗效的影响。31例患者中,12例既往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19例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无贝伐珠单抗组和贝伐组单抗组患者的PFS和OS,mPFS分别为5.97 vs 4.13个月,P=0.31,无显著差异;mOS分别为尚未达到和8.28个月,P=0.01,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贝伐单抗用药史可能并不影响安罗替尼对PFS的获益,安罗替尼可能使无贝伐单抗用药史的患者OS获益更显著;但仍需在大样本研究中证实。安全性分析显示安罗替尼组不良事件以1-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手足综合征(6.45%)、高血压(3.23%)、血清胆红素升高(3.23%)、蛋白尿(3.23%)和谷丙转氨酶升高(3.23%)。

WechatIMG105.jpegBBBBBBB.pngCCCCCC.png

总结

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过一、二线标准治疗失败后,三线及后线无标准的治疗手段。盐酸安罗替尼三线及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良好,既往接受过贝伐单抗可能并不影响安罗替尼的PFS获益。此外,安罗替尼安全性较好。期待安罗替尼在mCRC中进一步的研究数据,为践行mCRC的全程抗血管治疗提供有力武器。691537432622_.pic.jp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