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祝贺】陈忠平教授再次当选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2018年08月30日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协办的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于2018年8月17日-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

会议期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换届选举会,遴选出第五届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133名。现场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了新一届的常务委员及正、副主任委员。中肿陈忠平教授再次当选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朴浩哲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卞修武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献书教授、天津大学总医院于士柱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朱剑虹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1.jpg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包括前任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游超教授(第四届主委)、名誉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赵世光教授(第三届主委)。中肿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为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创始人及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为神经肿瘤专委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国抗癌协会李强副理事长及王宇部长对陈忠平教授再次当选主任委员表示祝贺,也勉励和期待神经肿瘤专委会在以陈忠平教授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2.jpg

               
陈忠平
教授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对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脑胶质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采用包括依据肿瘤分子特征的预见性化疗、CIK细胞局部免疫治疗等使数以千计的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了高超的临床医术之外,陈忠平教授还在基础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在神经肿瘤分子生物学-尤其是胶质瘤耐药/放射抗拒分子机制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恶性脑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3.jpg

陈忠平教授

首先提出并用转基因试验证明,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 ERCC2的表达与人脑肿瘤对烷化剂的耐药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DNA修复基因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表达影响人脑胶质瘤对氯乙基亚硝脲化疗的效果,抑制MGMT活性可为化疗增敏。还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胶质瘤也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70多篇为SCI收录杂志。获包括WHO中国青年(神经科学)优秀论著奖(1993),加拿大神经科学学会奖(Francis McNaughton Memorial Prize)(1998)和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2006年度学术奖)等在内的国内、外多项学术奖励。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新一届委员会中还有:放疗科主任夏云飞教授(常委兼秘书长),神经外科赛克副主任医师(常委)、杨群英副主任医师(委员)。小程序二维码(绿).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