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JCO】中国好声音:中肿傅剑华、刘孟忠、杨弘团队,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 vs 单纯手术

2018年08月09日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既往关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序贯手术能够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研究,来自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不一。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的食管癌患者以鳞癌为主。那么,在中国人群中,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是否能从新辅助化放疗中获益?近日,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傅剑华、刘孟忠、杨弘教授团队的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在JCO杂志发表。

               
傅剑华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主任医师,食管癌外科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医管处处长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23_副本.png                
刘孟忠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导师,食道癌放疗首席专家
广东食管癌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样.png                
杨弘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CSDE西&南食管胃结合部疾病跨界联盟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背景

食管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肿瘤,其中,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据全球患者的一半以上。超过90%的中国食管癌为食管鳞癌。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5%。近期研究提示,同步化放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可以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然而,既往对比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手术和单纯手术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不一致。此外,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来自西方国家,且大多数的入组患者为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患者。上述研究中入组的食管鳞癌非常少,各研究中入组鳞癌患者不超过80例。这些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东亚地区,如中国高发的食管鳞癌患者,尚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需要在大样本量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进行随机对照III期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比较新辅助化放疗序贯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

方法

研究入组了组织学确诊的,潜在可切除的cT1-4N1M0/T4N0M0(IIIB或III期)食管鳞癌患者,年龄18-70岁,KPS评分>=90分。排除既往合并其他恶性治疗,因合并症不适合接受手术的患者。入组患者随机1:1分配至新辅助化放疗序贯手术治疗或单纯手术治疗,分层因素为各个研究中心。新辅助化放疗组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d1,8联合顺铂,d1治疗,q3w,连用2个周期;联合同步放疗,剂量为40Gy/20f。在患者完成新辅助化放疗后4-6周进行重新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肺功能,食管钡餐和颈胸腹CT检查。

新辅助化放疗组的患者,手术在新辅助治疗完成后4-6周进行,手术组患者在随机分配后进行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OS,定义为随机至死亡或最后随访时间。次要研究终点包括DFS,安全性,R0切除率和病理缓解率。DFS定义为R0切除后至疾病复发或死亡的时间。

结果

2007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国8个研究中心共入组451例患者,其中新辅助化放疗组224例,单纯手术组227例,见下图1,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见下表1. 新辅助化放疗组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0天,其中82.6%(185/224)的患者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新辅助治疗后未接受手术的原因如下:患者拒绝(38/224,17%)、疾病进展(n=2)、PS状态不能耐受手术(n=2)、脑梗(n=1)、肺炎死亡(n=1)、食管大出血死亡(n=2)、交通意外死亡(n=1),还有1例患者在随机后拒绝所有研究方案治疗。

1.png

图1. 研究入组流程图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2.png

安全性评估:

表2总结了新辅助化放疗组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22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121例(54.3%)出现3-4度血液学毒性,16例(7.2%)出现3-4度非血液学毒性,其中白细胞计数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3-4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8.9%和45.7%。除心律不齐外(新辅助治疗组 vs 单纯手术组,13% vs 4%),术后其他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见下表3. 围术期病死率,新辅助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发生率分别为2.2%和0.4%,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术后30天死亡的患者;术后90天内死亡率,新辅助治疗组 vs 单纯手术组分别为0.5% vs 0.9%。

表2. 新辅助治疗的不良事件

3.png

表3. 术后并发症对比

4.png

R0切除率对比:

新辅助化放疗组结束新辅助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单纯手术组随机至手术的时间为0.1个月。新辅助治疗组18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82例(98.4%)接受R0切除,而单纯手术组R0切除率为91.2%(207/227),P=0.002。两组患者中淋巴结切除的中位数分别为20和26,P<0.001;两组术后检出阳性淋巴结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3.2% vs 64.8%,P<0.001。关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新辅助治疗组显著更高比例患者出现病理降期,III期患者比例分别我10.8%和62.6%。新辅助治疗组中,43.2%(80/185)的患者起的pCR,见下表4.

表4. 术后两组的病理分期对比

5.png

生存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1.0和34.6个月,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0.1个月(95% CI, 74.6-125.6) vs 66.5个月(95% CI, 39.7-93.3),HR 0.71; 95% CI, 0.53-0.96; P = 0.025;两组的1年OS率分别为90.0% 和86.2%;2年OS率分别为75.1%和72.5%;3年OS率分别为69.1%和58.9%。在389例接受R0切除的患者中,新辅助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mDFS分别为100.1 vs 41.7个月,HR, 0.58; 95% CI, 0.43 to 0.78; P<0.001,见下图2. 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序贯手术和更低的T分析分别与更好的生存独立相关,见表5.

6.png

图2. 两组的OS和DFS对比

表5. 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7.png

结论和讨论

这一随机临床研究显示,本研究的新辅助方案安全可行,且对比单纯手术,显著延长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DFS和OS,这一研究结果将有望改变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模式。在此基础上,未来可以进一步的探索除化疗以外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以不断完善术前放化疗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NEOCRTEC5010): A Phase III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 Published at jco.org on August 8, 201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ce


相关阅读
评论
2018年08月10日
追梦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内科
放疗剂量是20Gy 还是40G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