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DIAN-Hopkins高峰论坛】金洁教授:二代测序技术在AML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2018年07月05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6月30日,迪安诊断携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举办的“第四届DIAN-Hopkins高峰论坛”血液病诊疗一体化专题论坛在浙江杭州迪安诊断集团总部隆重举行。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众多血液学专家,共同就血液病的检测手段进行探讨。【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教授就二代测序技术在AML等恶性血液病的诊疗中的重要价值展开铺叙,详情如下。

WechatIMG2616.jpeg

               
金洁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白血病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血液学教研室主任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浙一医院血液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
浙江省卫生厅重点支撑学科血液学带头人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副主任委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第七、九届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会长
在Lancet Oncology、Cell、Leukemia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1-3等奖9项.

二代测序对少见突变类型APL的诊断极为关键

金洁教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亚型,其诊断主要通过定量PCR和FISH检测。APL的诊治应遵循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原则,因此APL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绝大部分情况通过PCR手段发现PML-RARα基因时,就可确诊为APL。但极个别APL患者会出现特殊类型的融合基因,如日本发现的NUP98-RARγ融合基因、以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现的CPSF6-RARγ融合基因等,这些融合基因则需要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才可确诊。临床上,当患者的细胞形态学类似于APL、且胞浆含有颗粒及Auer小体等情况时,需高度怀疑为APL。此时若PCR和FISH技术均无法准确诊断,则应当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指导下一步治疗。

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价值及手段

金洁教授: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对APL或CML患者而言,MRD检测可指导下一步治疗。当MRD检测为阴性时,则可尝试对APL或CML患者停药。此外,对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AML患者而言,若MRD检测为阴性,则提示AML患者可长期生存;反之,若MRD检测出AML-ETO融合基因水平持续较高时,则应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解决。

在MRD检测手段方面,目前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是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其中,流式细胞术在急淋(ALL)的MRD检测中已很成熟,对AML中的MRD检测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数字PCR是更深层次的MRD检测手段,适用于慢粒停药的情况。延伸到AML领域,数字PCR可用于检测AML1-ETO、IDH1/2、DNMT3A及NMP1等基因,对AML而言亦是极佳的MRD检测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二代测序在MRD的检测中越发重要,其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已显示出应用于临床常规MRD分子监测的潜力。

二代测序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诊疗价值

金洁教授:研究显示,通过二代测序可发现绝大部分的基因突变。在AML和MDS中,突变检出率均超过99%,这有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指导治疗及改善患者疗效。例如MDS伴5q-患者来那度胺的疗效很好,但是如果同时伴有TP53突变时,来那度胺的疗效则不理想,而换用地西他滨等其他治疗,改善疗效。

另外,二代测序在预后方面亦具有极其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价值。例如,对于MDS患者而言,正常核型是预后良好的因素。但若通过二代测序发现了TP53TET2等突变,则提示预后不佳,进而改变对疾病的认识,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也更为精准。最后,二代测序通过发现更多基因突变靶点,从而助力更多新药的研发,最终可提高恶性血液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