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主席说】张苏展教授分享浙大大肠癌国际学术论坛精彩亮点

2018年05月12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5月12日,2018年浙江大学大肠癌国际学术论坛暨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结直肠癌顶级专家悉数到场,为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缤纷的学术盛会。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这次大会的主席,来自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张苏展教授为我们做此次大会的精彩总结。

               
张苏展
教授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长
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大会宗旨和特点

张苏展教授:这次会议不仅是浙江大学大肠癌国际学术论坛,也是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因此这次会议的选题和论点都与CSCO宗旨密切相关。CSCO作为全国性肿瘤专业的一级学会,非常重视年轻医生的培养和临床实践的应用。因此,我认为这次大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将外科、内科跟放疗医生聚集到一起讨论单病种的治疗;

第二,会议选题新颖,例如在转移方面,着重讨论罕见转移方式和治疗方案,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

第三,着重于推广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张苏展教授:大肠癌是一类特别适合早期筛查的肿瘤,一方面是发病率比较高,另一方面是病程比较长;如果每年筛查一次,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粪便检查已经被证实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在国内开展缓慢一方面与既往我国重治轻防的卫生政策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百姓健康卫生知识缺乏有关。随着我国卫生政策的改变和卫生知识的普及,我相信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在这次会议上我们也专门安排了早癌专场,希望能提高医务人员对于结直肠癌早期防治的了解。

大肠癌早期筛查的策略

张苏展教授: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每年以5%到6%的速度在增加,进行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大肠癌在本地区的发病率,对于高发地区,筛查能明显降低发病率;而低发地区,可能只起到普及卫生知识的作用。目前大肠癌早期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和肠镜检测,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粪便检测,既可以简单检测隐血,也可以进行基因检测。

大肠癌早期筛查的人群和手段

张苏展教授:大肠癌高危人群的发病率可能比一般人群高出三倍,它主要是指既往有肠道息肉或肠癌病史、家族性大肠癌遗传史和反复慢性肠炎的一类人群。对于高危人群,我们建议做肠镜检查;而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至少一次粪便常规检测,如果愿意也可以每3-5年行肠镜检查,能降低一半的发病风险。一般不建议70岁以上人群行常规筛查,预防价值相对较小。而具体的预防措施,各个筛查指南都有明确的建议。

在大肠癌治疗方面,如果是I期中的T1,只需做局部切除,其他I期和II期大肠癌也只需要手术治疗;III期大肠癌需要术后进行常规化疗,IV期一般需要多学科讨论,结合原发灶情况和转移程度制定手术和化疗方案。因此对于I-III期大肠癌,先行手术治疗是明确的。对于中低位的直肠癌,II期侵犯到肠外和III期,术前放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