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ASCO 2017】张苏展教授点评:结直肠癌的治疗新靶点——HER2变异

2017年06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中国的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正逐年加重。目前,中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大约70%的人群在一、二线治疗中仅接受单纯化疗,没有机会接受靶向治疗。探寻新的结直肠癌治疗靶点,有望进一步改善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一项研究在大样本量的CRC患者中采用全面基因组测序(ComprehesiveGenomic Profiling,CGP),检测到约5%的CRC患者存在HER2基因变异,临床证据显示这类患者有望从抗HER2治疗中获益。

HER2基因概述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属于HER/ERBB家族,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12,属于原癌基因;其编码产物HER2蛋白为I型跨膜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简称p185,含1255 个氨基酸,由胞外区(配体结合)、跨膜区(传导信号)和胞内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等3个功能区组成。HER2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也是抗HER2药物治疗的主要预测指标。靶向抗HER2治疗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突破。HER2同样是胃癌的重要治疗靶点。在胃癌和乳腺癌中,HER2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最常用的为荧光原位杂交(FISH)。HER2阳性的乳腺癌和胃癌分别为约占20%,HER2阳性的胃癌约占16%。

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

近半个世纪以来,mCRC的治疗经历了重要变革。2004年贝伐珠单抗在美国获批用于mCRC一线治疗,开启了mCRC靶向治疗新时代。2008年,西妥昔单抗获得欧盟批准用于mCRC的一线治疗,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再添新证据。2012年,多靶点抑制剂瑞戈非尼获批用于标准治疗失败后的mCRC患者。10余年来,系统性治疗新药在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mCRC患者的总生存,mCR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已经延长至30个月。近期,美国FDA加速批准了pembrolizumab用于确定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的成人和儿童晚期或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包括治疗后进展、未获得满意替代治疗及某些化疗后出现进展的结直肠癌患者。综上,结直肠癌已经逐步步入精准化治疗。

结直肠癌新靶点的探寻—HER2变异

HER2扩增或过表达是胃癌的重要治疗靶点,在结直肠癌中,是否也存在HER2变异呢?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一项研究报道了结直肠癌中的HER2变异。研究者采用全面基因组测序(CGP)检测了887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其中7587例为结肠腺癌(85%),1287例为直肠腺癌(15%)。结果显示,433例(4.95%)mCRC患者检测到HER扩增或突变。其中265例(3.2%)为HER2扩增,165例(2.0%)为HER2突变,4例(0.5%)为HER2融合。在HER2扩增的患者中,中位拷贝数为26(范围:6-242)。在165例HER2突变的患者中,共检测到177个HER2变异,其中172个(975)变异是活化突变。

HER变异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例(55%)和195例(45%),中位年龄为58.4岁(范围25-91岁)。最常见的共存基因变异包括TP53(82%)、APC(70%)、KRAS(26%)、SMAD4 (15%)和PIK3CA(13%)。TOP2A是最常见的共扩增基因(21%)。在HER2变异型CRC患者中,其他临床相关的基因变异发生率显著更低:KRAS为26%(p = 0.001),BRAF为4%(p = 0.003),其他激酶包括EGFR、KIT、MET和RET的发生率约为1%。相比于HER2野生型CRC,HER2驱动的CRC患者,平均TMB(9.9 vs 8.0 mut/Mb)和MSI-H的患者比例(2.9% vs 2.4%)均更高。

表1. HER驱动的CRC患者临床和基因特征

图1. mCRC中的常见突变基因

微信图片_20170615132418.png

图2. HER2驱动型mCRC中的常见共存基因

HER2驱动的CRC中,肿瘤突变负荷(TMB)> 10 mut/Mb的患者比例低于HER2野生型患者(p < 0.0001),但TMB>20 mut/Mb的患者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异。转移性直肠癌的HER2的变异率稍高于转移性结肠癌,分别为5.3%和4.9%,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36)。在HER2野生型的患者中,转移性结肠癌中TMB > 10 mut/Mb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移性直肠癌(p < 0.0001);以TMB >20 mut/Mb作为高TMB的cut-off值时,转移性结肠癌中高TMB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转移性直肠癌(p < 0.0001)。进一步分析HER2变异型患者,TMB > 10 mut/Mb的患者比例,转移性结肠癌仍然显著高于转移性直肠癌(p = 0.009);而以TMB >20 mut/Mb作为高TMB的cut-off值时,转移性结肠癌和转移性直肠癌的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37)。不同产品计算TMB的cutoff 值不同,这里提及的TMB是根据FMI 315基因的CGP统计的。

会上,同时还展示了3个病例。

微信图片_20170615132520.png图3.72岁高加索裔男性,结肠中分化腺癌。肿瘤穿透肠壁,多发腹腔淋巴结转移(pT3N2A)。患者快速进展为IV期。组织学基因检测发现了HER2高度扩增,60个拷贝数,伴TOP2A的低拷贝扩增(7个拷贝数)。CGP检测,这一患者同时伴有多个基因突变KRAS(G12D)、FBXW7(R479Q)、APC(Q1367*)、SOX9(D274fs*22)和TP53(C275W)。微信图片_20170615132522.png图4.72岁女性,转移性CRC,4线化疗进展后。CGH检测发现HER2(163个拷贝数)和RARA扩增(35个拷贝数),伴其他多个非靶向短片段变异。患者后续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后,临床获益时间6个月,伴血清CEA水平显著下降。微信图片_20170615132531.png

图5.HER2扩增的mCRC接受抗HER2治疗疗效。39岁女性,初诊直肠腺癌,pT3N0,后进展为IV期,接受系统性化疗和转移灶切除。常规单基因测序KRAS野生型,接受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CGP检测发现HER2扩增(21个拷贝数)和TP53碱基替换。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肺转移灶治疗前(图A)和治疗3个月(B)的影像学对比。

总结:这一研究结果提示,HER2变异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低于乳腺癌和上消化道肿瘤(这些瘤种中抗HER2治疗已经获批)。虽然结直肠癌中HER2基因变异率只有4.9%,但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的HER2变异为基因突变,不能通过常规IHC或FISH检测。以上报道的临床病例和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HER2变异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新靶点。

总结

我国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快速跃升至全部恶性肿瘤的前五位。明确结直肠癌的分子特征,探寻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新的靶向治疗选择,是目前的研究重点。ASCO的这一研究,在大样本量的CRC患者中,检测到4.9%的CRC患者存在HER2基因变异,其中接近一半的HER2变异为基因突变。会上,同时展示了HER2扩增患者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的病例,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再添新武器。HER2基因突变的患者是否同样适用于靶向治疗呢?我们期待后续的研究报道。

专家点评

张.pngASCO的这一研究采用CGP检测了8000多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发现约5%的CRC患者存在HER2基因变异,且不同于胃癌和乳腺癌中HER2的活化形式,CRC患者中,近一半的HER2变异为基因突变,而非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值得注意的是,会上同时展现了3例HER2扩增的结直肠癌患者,这部分患者从抗HER2治疗显著获益,这一结果是非常鼓舞人心的。HER2突变型患者是否同样适用于抗HER2治疗呢?在这次的会议上没有临床案例展示。既往TCGA报道结直肠癌中有HER2的激活突变,也有研究发现这类突变会介导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耐药。动物实验显示HER2突变的种植瘤,单用HER2抑制剂如曲妥珠单抗,来那替尼或阿法替尼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和TKI可以缩小肿瘤。这一研究结果仍有待临床研究验证。综上,HER2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的治疗靶点,创新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新进展。而转移性结肠癌与转移性直肠癌之间不同的TMB分布也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Ruby

评论
2017年06月17日
宁静致远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康复科
学习了
2017年06月16日
曲颜丽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消化内科
lp…ppppppppppppppppppp
2017年06月16日
曲颜丽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消化内科
lp…ppppppppppppppp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