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BMT】【黄晓军教授】谈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和未来

2017年04月10日
编译:任我行@血液科
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3月26日—29日,第43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年会(EBMT 2017)在法国马赛如期举行。在这一全球性高级别的科学盛会上,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应邀对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口头报告。

本次EBMT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团队开创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再受高度关注。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随着中国大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发展,黄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有资质进行HSCT的中心有120家:其中有20家每年进行HSCT达50例以上,有10家每年进行HSCT达100例以上,有2家每年进行HSCT达400例以上。

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异基因HSCT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6年,中国有4958例异基因HSCT,其中同胞全相合为1459例,单倍体移植为2554例。

此外,在学术影响上,中国大陆在HSCT领域发表的SCI文章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在2015年,中国发表在BBMT、BMT等期刊上有关HSCT的论文近180篇。

了解“北京方案”

近年来,中国大陆移植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是基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非去T的单倍体移植方案(北京方案)的应用。北京方案的机制主要包括,G-CSF可以在供者体内降低T细胞的反应性,并促进Th1向Th2分化,同时促进外周血和骨髓中包括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以及髓系起源的抑制细胞(MDSC)在内的多种细胞的扩增,ATG主要在供者体内起到去除T细胞的作用,同时又通过Treg途径起到一定的作用。北京方案的植入率可达99%, 且骨髓联合外周血的植入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外周血移植的植入率。在应用北京方案的情况下,HLA位点不相合已不再是一个预后不良因素。ATG的使用量增加可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HVD)的发生,所以在应用北京方案时,通过优化ATG的使用剂量,可以降低GHVD的发生。同时,这也使得在HLA位点即使不合的情况下,GVHD的发生也不会增加。

G-SCF的应用可促使骨髓和外周血内的MDSCs、Treg、Breg细胞的水平增加,Th17的水平降低,而这一较高水平的MDSCs、Treg、Breg细胞以及较低水平的Th17恰恰与GHVD的发生下降相关。G-CSF扩增的Breg细胞可降低GHVD的发生,但并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

同时黄教授提出,对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建议使用改良的DLI,即采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作为来源,同时使用短程的免疫抑制剂。改良的DLI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急性GHVD的发生,同时保留了GVL效应。

黄教授还指出,目前针对HSCT后复发患者的治疗,微小残留病(MRD)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复发后根据患者MRD结合GVHD发生的情况,进行多次DLI的输注调整可以有效的防止二次复发。采取这种策略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生存和无白血病生存要显著高于历史对照。

【预处理方案的个体化处理】方面,BU/Flu在老年患者中的耐受性可能更好,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BU/CY方案。在北大人民医院的资料中,年龄大于50岁的这部分患者,其生存已和其他患者没有显著差异

【北京方案的供者选择】方面,黄教授指出

要通过检测供者特异的抗HLA抗体(DSA)来避免选择DSA较高的供者,以避免植入失败;

应优选非遗传性母体抗原(NIMA)不合的供者降低GHVD的发生;

如果考虑到性别年龄,应选择年轻的男性供者;

应该选择KIR一致的患者来避免复发。

植入不良的主要原因是GHVD、药物、病毒等造成氧自由基(ROS)产生过多,ROS造成了骨髓造血巢的泡坏,进而造成了造血干细胞的功能耗竭,导致了植入不良。黄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ROS的产生及抑制p38 MAPK通路,从而促进植入。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未来

北京方案近年来的使用呈现飞速上升趋势, 目前单倍体移植在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已经取得和同胞全合移植类似的治疗效果,这使得人人都可以拥有供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单倍体移植的患者甚至在有些方面会优于接受同胞全合移植的患者。单倍体移植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植入率为100%,长期生存率接近90%。

对于目前常用的三种单倍体移植方案:北京方案,美国的移植后环磷酰胺方案以及意大利的去T方案,北京方案的疗效最佳

黄教授也给出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移植选择的推荐流程。指出,在具有同胞全合供者的情况下,建议优选同胞全合的供者。在没有同胞全合供者的情况下,如果情况紧急,可以选择单倍体移植;如果情况不紧急,可以选择8个位点相合的无关供者。当然,也可以不管情况紧急与否立即进行单倍体移植。

同时,黄教授也表达目前我国HSCT所面临的挑战,如CAR-T如何作为HSCT的桥接治疗,如何促进HSCT后患者的免疫重建,如何进行国内的多中心协作等。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qrcode-d.jpe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熊熊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