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Riesling
来源:肿瘤资讯
1. 《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延续并深入推进既往有效策略措施,着力解决一直以来困而未决的难点问题。到2017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建立国家和省级癌症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落实部门职责,控制主要可防可控致癌因素增长水平。
2)完善国家癌症中心机构能力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技术指导作用,基本建立以医院、疾控机构为主体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提升区域癌症综合防治服务管理水平。
3)进一步规范肿瘤登记制度,肿瘤登记覆盖全国30%以上人口,掌握全国和各省(区、市)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绘制全国癌症地图。
4)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成人吸烟率下降3%。
5)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为重点,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重点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
6)完善重点癌症的诊疗规范,推广癌症机会性筛查和规范化诊疗,逐步提高重点癌症5年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2. 我国大肠癌的筛检方案
初筛(高危人群)
40-74岁个体, 问卷和或大便隐血任1项阳性为高危人群,行结肠镜检查:
第一,问卷调查:(具以下3条任1条者为阳性)
1)一级亲属大肠癌史;2)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3)具有以下二项及二项以上者: ① 慢性腹泻;② 粘液血便;③ 慢性便秘;④ 慢性阑尾炎; ⑤ 精神刺激史;⑥ 慢性胆道疾病史。
第二,粪便隐血检查(免疫法)阳性
精筛:(确诊和治疗)
全结肠镜检查
3.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精准发展
1)人群的危险度分层;
2)分子标志物检测:粪便:Colon guard、 常卫清、M2-PK;血清:SEPT-9甲基化。
4. 大肠癌精准筛查技术
1)识别高危人群(流行病学因素分层):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运动状态、家族史、饮食情况等。
2)分子筛检识别高危人群:FIT-DNA、Fecal M2PK、Plasma SEPT9 M;
3)诊断性筛检:结肠镜检查明确部位、病理分类、早期治疗。
5. FIT-DNA试剂盒检测过程
收集整个大便:
1)捕获人DNA--QuARTS Assay——突变\甲基化检测结果:2个甲基化标志
(NDRG4, BMP3)、KRAS突变(包括常规7种突变类型)、b-ACTIN(定量内参)
2)FIT检测
3)一个基于统计学的计分公式:<183分阴性;>=183分阳性。
FIT-DNA 对结直肠癌敏感性为92.3%;FIT-DNA 对进展期腺瘤敏感性为42.4%;FIT-DNA的阳性率为16.1%。全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参考数据:单次FIT 阳性率~6-8%;两次FIT阳性率~9-11%;两次FIT+问卷阳性率~15%。
6. 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大肠癌
1)Epigenomics Septin 9 (proColon)
建议应用领域:结直肠癌疗效评价、复发监控;
特别适用人群:结直肠癌家族史患者;结直肠镜禁忌者;结直肠癌治疗中患者;结直肠癌术后疗效监测者。
2)博尔诚 Septin 9 (SensiColon)
建议应用领域: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特别适用人群:50岁以上人群;防癌体检人群;有炎性肠病、溃疡性肠炎等人群;结直肠癌家族史患者;结直肠镜禁忌人群。
7.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
(推荐指南向国会报告,是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采纳意见的主要来源)
1)8年来首次更新大肠癌筛查指南
2)列出7种筛查技术
3)指出没有证据证明一种技术显著优于另一技术
4)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均有防治效果
5)首次提出将“提高人群筛查率”作为主要目标。
版权属良医汇肿瘤资讯App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资讯App
责任编辑:J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