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儿童ALL:诱导治疗期间监测2次MRD足已

2015年04月02日

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何时监测MRD(微小残留病)目前还不清楚,最近的一项研究给了我们答案。该研究的结果将有可能改变儿童ALL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表在2015年3月19日在线出版的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在诱导缓解治疗的第19天和46天检测骨髓中的MRD或白血病细胞将对患者以后的治疗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肿瘤科主任裴正康(音译)说:“如果患者第19天的MRD<1%,常规化疗低危患者100%可治愈,标危90%可治愈。”

在第19天和46天检测MRD不仅可把低危患者从高危和标危中区分出来,而且对指导维持治疗和预测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患者在长达2年的治疗过程中其实没必要多次复查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监测MRD不仅仅是增加了医疗费用。如果该检查由没有经验的实验室来做,可能会提高假阳性;对于低危患者,这可能导致过度化疗。这样的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因为在发达国家基本每个血液中心都有流式细胞仪,MRD很容易做。

该研究是第一个有关诱导治疗时何时监测MRD的前瞻性研究,对儿童ALL的治疗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于 The St Jude Total Therapy XV Study

该研究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共纳入498例儿童和青少年ALL患者。在接受诱导治疗前,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低危组、标危组和高危组。

这些患者都接受常规方案诱导化疗,大多数都在第19天和46天接受MRD监测,但对一些接受改良方案诱导化疗患者,在第26天监测MRD。第19天MRD监测的结果决定了以后诱导化疗的疗程,MRD<1%的患者被认为是低危。

所有患者都完成了诱导化疗,但对于第19天MRD>1%患者,后续的诱导缓解方案进行了改良;第46天再次行MRD检测。第19天MRD未达<1%、第46天MRD阴性(MRD <0.01%)患者为标危;第19天MRD未达<1%、第46天MRD阴性状态的为高危,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束诱导治疗后,低危占46%,标危占48%,高危占 6%。

肿瘤资讯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肿瘤资讯”微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