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美肿瘤治疗差距在哪里?

2015年05月16日

一份病理报告里的中美医疗差别

今年年初,何刚回国探亲,在与部分医院接触中他发现,国内医疗硬件虽然都在加强,但软件方面非常落后,缺乏标准,不成系统,与美国差别巨大。

PA培训:美国系统培训,中国良莠不齐

在参观北京某三甲医院时,何刚发现医院病理科的硬件设备相当好,堪称领先国际,但是软件、比如专业人才水平是另一回事。

“以病理助手举例,这家医院的PA与美国PA比起来,就不够专业。”何刚说。

病理助手也即Pathology assistant,在美国成为PA,是负责取大体标本的人员,“PA对病理医生至关重要,是病理医生开展工作的第一关,如果PA取材不好,没有把最重要部位取到,病理医生就没法顺利准确读片,就会影响诊断准确性,所以PA对病理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也因此,美国医院对PA的要求非常严格。”

但在对PA的培训中,中美差别巨大。据何刚介绍,美国对PA有正规的职业培训,“很多医学院、医学中心或社区医院都会专门开设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等课程,像Cancer Center这种全美最好的肿瘤中心就办有相关的Program,所以每一个PA上岗前都接受了专业的培训。”但国内PA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虽然有不少 PA也经过正规培训,但仍有很多是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或者医院本院子弟,或者学生物的大学生等等,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靠病理医生个人带教,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作。”何刚说。

病理报告:美国详细严谨,中国简单随意

2009年何刚陪身患结肠癌的父亲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做手术时,被医院的病理报告“吓了一跳!”

“做手术前,我父亲的病理报告出来了,上面一共有三行字,说了结肠多长多长,肿瘤多少多少,侵犯到什么地方,三个淋巴结,就说了这么多,还是手写的。”何刚怒叹,“在美国这不叫病理报告,叫扯淡,没有任何人敢想到这竟然是病理报告!”

据何刚介绍,美国对病理报告有严格规范,每家医疗单位病理模板要点一致,采用TNM分类方法,电脑排序,规整清晰。“无论拿到病理报告的是内科外科还是肿瘤科医生,一看就知道怎么做。”

“如果我父亲这份病理报告是我做的,像这样一份结肠癌病理报告,我完整做好后一定会有三四页纸那么长,T是几、N是几、M是几,标注清清楚楚;淋巴结也不会只有两三个,至少要做十二个。送到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医生,一看我这诊断报告,就知道是第几期肿瘤了,是该用放疗、还是化疗、还是手术,如果是放疗化疗又该用哪种方案等等。”何刚说,“而要是根据我父亲原来的那个病理报告,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肿瘤会诊:美国医院标配,中国很少执行

又是一个国内三甲医院的例子。

一位淋巴瘤患儿送到医院后,在没有经过肿瘤会诊的情况下,肿瘤科医生们便直接做开刀手术。这在何刚认为就是“胡来!”

“实际上很多淋巴瘤患者不一定都要手术,”何刚介绍,尤其对儿童来说,对做化疗放疗效果都非常好,甚至化疗后都不需要手术,除非淋巴瘤突然间长得非常大,出现压迫、梗塞,造成生命危险,才需要开刀。

那么同样的手术在美国要经过怎样的流程?

“美国绝大多数中等以上单位,都严格执行肿瘤会诊(tumor board),一个肿瘤病人进到医院,一定是集体会诊后才决定这个病人怎么做治疗。”何刚说,并举例如果一个肺癌患者进到医院,周二早上六七点钟医院会准时召开肿瘤会诊,参与会诊的包括外科医生、内科医生、肿瘤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病理科医生、护理部、Social Worker 等等。会上,经管床的医生首先向大家介绍病人基本情况,放射科医生随后展示病人CT、扫描结果,病理科医生介绍活检情况……大家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讨论出明确治疗方案,然后各科再按照这个方案去开展工作。

术前诊断:美国细针穿刺,中国冰冻切片

在常规术前的诊断方法上,美国早已开始使用细针穿刺(FNA)或核心活检(core biopsy)法,确定诊断后才决定手术类型,以及可能的切除范围,而国内仍在普遍使用误诊率极高的冰冻切片方法。

“国内许多乳腺癌患者,到医院后就被安排做乳腺切除手术,切之前送来的却是冰冻切片。”何刚介绍,冰冻切片在乳腺疾病手术中早已被证明其错误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诊断率非常高,堪称病理圣经的Dr.Rosai编写的《外科病理学》(已经是第10版)第一章里就此专门做过介绍,并且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也有中文版了,可国内仍然在采用这种错误方法。

“与国内外的中国医生交流谈及细针穿刺,很多中国医生担心转移,这实在没有必要,因为细针穿刺法会在2天时间内通过常规的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从而得到准确报告,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转移情况。”说完,何刚又补充了一句“当然,有些医生这样做是怕病人术前得到诊断而为求‘第二寻诊’或寻求更高一级单位治疗而离去……”


再看另外一篇关于中美肿瘤治疗差异分析的文章:

中美肿瘤治疗差距在哪里?(来自网络)

治疗理念

在中国,现在癌症治疗理念主要是规范化治疗,这个病一般都是怎么治的我就怎么治,我能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医生在做任何治疗决定时,都可能会带着“自保”的心理,即治不好跟我也没太多关系,因为现在行业治疗现状和方案就是这样。而美国的肿瘤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我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美国治疗过程中,各个科的医生会坐在一起针对你的具体病历来分析,从而决定适合你的最佳方案。在中国,如果病人首先看外科医生,这个病人多半会进行手术治疗,而先看肿瘤内科则很可能首先进行化疗。而在美国,病人应该先做什么治疗就会得到什么治疗,与先看哪个科没有太大关系。

生存率

有数据显示美国的肿瘤5年平均生存率为80%,而中国的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20%。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初诊的分期上。美国病人看医生的频率是中国人的三倍,很多病都可以在早期发现,及早发现,治愈的可能越大。同时也跟国内医疗理念、医生治疗的不规范等有关系。

就医流程

 国内和国外的看病流程一样,都是需要预约/挂号,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这样的国内权威医院专家最早可提前3个月预约,根据不同医生的时间安排,挂号的难易度也不同。一些医生会与助手一起共同出诊,病人可把具体检查结果和原始病情先与助手交流,然后再向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咨询,病人平均与医生沟通的时间为10分钟。后续若有任何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向医生的助手询问。

中国病人申请去美国看病,需要将相关患者病情资料进行翻译并按照要求装订邮寄;待通过院方审核后会给患者发具相关邀请函以办理签证,基本上所有符合治疗要求的病人都可以申请成功。个人申请的等待时间大概要2~3个月,通过中介的办理时间大致为3~4周。见到患者之前,医生会收到患者之前所有的相关检查报告。首次问诊,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时间是40~45分钟。在医生收集到有关病人所有的检查报告以及基本情况后,会组织专家小组对该病人进行会诊,制定2~3种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医生会给出优先手术或者放疗化疗结合治疗的不同方案。一般来讲,癌症病人的主治医生都是化疗医生,但是会诊时,主治医生会组织外科、放射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就诊环境

在中国,治疗肿瘤的大医院每一天都是熙熙攘攘,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治愈的希望。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可以在门诊完成所有的相关检查,同时相关科室在病房会为其预留床位,每天也会有相应的负责医生查房。正常情况下,等到病人定好具体的手术日期之后,病房会在手术前1-2天安排病人住院准备。病房有3人间、2人间以及VIP间,有时病人较多,病房床位紧张,也会把一些病人的床位安排在病房的过道里。这样避免了患者白白等待浪费时间,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美国的医院硬件环境较好,通常门诊大楼很安静,人不多,放着舒缓的音乐,患者坐在角落的候诊区,看书读报、喝免费咖啡,温馨优雅仿佛就在五星级大酒店,甚至你可以感受到出入医院穿制服的医护工作人员远多于病人。在预约的时间到来,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医院会为国际病人提供翻译人员,家属也可以在旁边全程陪同,向医生提问各种问题。病人不会遇到楼上楼下跑的情况,所有的检查都会有翻译和专门工作人员带你进行。

       在美国,如果肿瘤病人病情较重,自己行动不便;或者在短时期内需要用较重的化疗药品副作用较大时,医生会建议其住院。另外,因为有一些化疗药品有严格的注射时间要求,需要每隔几个小时输液一次;那么使用这些药品的病人也需要住院治疗。住院一般都是单人间,病房有独立监护设施、卫浴设施以及冰箱、电视,有些医院病房还有厨房可供家属做饭。美国的住院时间较短,举例来说,进行开胸手术重建右心房的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用了10天左右;肺癌切除1/5左肺的病人住院时间则只有3天。

药物研发

 美国肿瘤5年平均生存率高的另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病人能领先买到最新研发的抗癌类药物,且如果有医疗保险,药费基本都可由保险公司一并承担。

正因为抗癌新药研发成功获批后一般先在美国及欧洲国家上市,接着再投入中国市场,而新抗癌药在中国上市前,需要先在中国找病人做实验,实验时间长短不一,这样一来,整个新药在中国上市的时间就比美国至少滞后了一年至三年不等,有些经济条件非常好的中国病人,为了抢时间,就愿意飞到美国接受更新更好的药物治疗。

比如,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全球最好的肿瘤医院之一,连续十余年排全美肿瘤专科医院前十位,每年收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0万多名患者,其中不乏各国政要和富商。该院在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肠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治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部分癌症的5年生存率到能达到80%以上。

 同时,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只有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病人才能有机会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肿瘤药物。

人文关怀

中国病人出院后,医生会给到日常事宜叮嘱,一些医院会提供有关癌症病人护理的小册子,家属可以领取。

在美国看病,绝对没有送红包一说,中国病人治疗结束回国前,医生会详细列出接下来每隔多久需要做什么检查的明细表,回国后,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医生,同时医生也会跟踪病人的进展。

治疗费用

每一个病人的病历都存在极强的多样性,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等,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都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化疗与放疗的费用,因为所用药物与技术费用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到的治疗费用只是参考。

在国内看病,所有检查、就诊、治疗、药物费用均执行医疗卫生机构收费价目表;拥有医保患者可享用部分医保报销。选择在美国治疗癌症的平均起价标准约为10万美元/人(约等于62万人民币)。可以使用某些商业保险。

美国在1937年总统罗斯福就批准国家癌症法案(National Cancer Act),1971年国会通过国家癌症法案修正案,扩大了NCI的研究范围和工作职权,并制定了国家癌症研究计划,以法律形式保证了NCI的权威和职责。NCI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癌症研究计划的执行,采用多元化的运作模式,其内容包括相关人员培训、健康资讯传播、拟定探讨癌症致病原因、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的计划以及关注癌症病人的康复等工作。作为很早就对癌症进行立法的国家,其对癌症的治疗与研究一直并行,完善的制度、肿瘤药物的研究基地、先进的治疗技术与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端患者前往美国治疗。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06月30日
张远超
济南市济阳人民医院 | 放疗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