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革新宫颈癌百年手术标准,刘继红、涂画团队研究成果成为NEJM首篇中国肿瘤外科原创论著

10月21日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2025年10月16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正式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刘继红、涂画团队的重磅研究成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这项突破性研究有望重塑沿用一个世纪的宫颈癌手术标准,开启精准手术治疗新纪元。

微信图片_20251021145537_202_125.png

本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刘继红教授团队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内10家顶尖医疗中心共同完成。刘继红教授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涂画副主任医师、黄鹤主任医师、李艳芳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陈晓军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王纯雁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

新闻发布会合影

精准术式新突破:生存与生活质量兼得

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于1898年由Wertheim医生开展并沿用至今。它是肿瘤外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肿瘤外科的理念由仅切除原发灶,扩展到了彻底清除肿瘤引流的区域淋巴结。然而,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实际并无淋巴结转移,这一术式不仅存在过度治疗,还伴随着诸多并发症风险,如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水肿、淋巴囊肿及感染等。在肿瘤治疗日益精准化的时代,这一沿用一个多世纪的术式亟需革新。

既往研究表明,宫颈癌的淋巴引流遵循固定的规律。能否利用这一规律,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小手术创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一种更为微创、精准的淋巴结评估方式,通过在肿瘤原发灶周围注射示踪剂,精准定位肿瘤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对这些前哨淋巴结进行评估可让患者免除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显影定位

刘继红教授多年前就带领科室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尽管初步研究显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发现淋巴结转移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但能否以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淋巴结清扫却不能贸然下结论。要科学严谨地回答这个问题,唯有开展大型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以远期生存结局作为评估标准。

2015年,在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刘继红教授带领团队发起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比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cervix cancer, PHENIX)。在PHENIX研究中,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冰冻病理确认前哨淋巴结状态后,立即进行1:1随机分组,分别入组免除或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研究主要终点为3年无复发生存,次要终点包括淋巴结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项完全由临床医生发起的PHENIX研究历时十年,克服了多中心招募、质控标准化、长期随访、安全性监控、患者自报告数据追踪等诸多困难,共入组838例患者,中位随访期达62.8个月。结果显示,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组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与清扫组相似(96.9% vs 94.6%, 非劣效P值<0.001),前哨活检组淋巴结复发率显著低于清扫组(0 vs 2.2%)。此外,活检组的手术相关结局更优——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中并发症更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盆腔淋巴结清扫在无复发生存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前哨淋巴结活检组对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PHENIX研究结论支持在早期宫颈癌中,以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传统盆腔淋巴结清扫,从而在保障疗效的同时,精准分期并减少手术创伤。此外,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关键次要终点表现的优势引发了更多的思考,这也是团队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PHENIX是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研究领域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该成果此前已在2025年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作为最新突破报道,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本次正式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为临床重大科学问题提交了一份高级别证据。

VywARXqOly98Z0WRwQSF3prO8LHtIvl9.png

里程碑式的“双第一”:一项研究,双重突破

NEJM创刊逾两百年,作为顶级医学期刊,NEJM向来以对科学、严谨、创新性的极高要求著称,有着非常严格的录用标准。刘继红、涂画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不仅解决了关键的科学问题,更实现了两项历史性突破:

NEJM发表的首篇中国肿瘤外科原创论著

在NEJM医学前沿的访谈会上,NEJM主编Eric Rubin教授发表致辞,高度评价了首次刊登的中国肿瘤外科研究——PHENIX。他指出,这项研究设计严谨,极有可能改变当前的临床实践,为数众多的患者将因此受益。这标志着我国肿瘤外科的临床研究质量与创新水平赢得了最高学术殿堂的认可,证明了中国学者不仅能参与国际前沿研究,更具备了引领全球临床实践变革的能力。

NEJM发表的首项亚洲妇科肿瘤界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是引领临床实践变革的关键。此前,妇科肿瘤领域最前沿的随机对照研究完全由欧美国家主导,鲜有亚洲学者参与。PHENIX研究是NEJM发表的首个完全由亚洲学者完成的妇科肿瘤研究,代表亚洲妇瘤界从0到1的突破。此项成果已超越了国别界限——论文发表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同行纷纷祝贺,称其为“亚洲的荣耀”。

十年坚守,百年立新。这项成果凝聚了团队恪守临床初心、坚持科学探索的执着,是以中国智慧回应世界医学难题的生动实践。让肿瘤患者不仅“活得更久”,还要“活得更好”,这是中肿妇科献给宫颈癌患者的一份珍贵礼物。

刘继红
妇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CSGO)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宫颈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放射性肠损伤研究协作组第一届委员会执行组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