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ell Med发表新数据,APL-1702引领宫颈癌前病变无创治疗新篇章

10月11日
来源:妇产科在线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2-3)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阶段,如不及时治疗,12%~31%的病例可能进展为浸润性宫颈癌。目前临床常规治疗以手术或消融为主,但这类侵入性治疗可能导致宫颈结构损伤,尤其对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构成困扰。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通过光敏剂与特定波长光的协同作用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已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展现潜力。

创新型APL-1702光动力系统治疗宫颈HSIL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其成果已正式发表。本研究为宫颈HSIL治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的妇科权威专家陈飞教授,对这项重磅研究的数据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度解读。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旨在验证APL-1702治疗宫颈HSIL的疗效和安全性(注册号NCT04484415)。研究采用2:1随机分组,APL-1702治疗组253例,安慰剂对照组129例。入组患者特征:(1)年龄≥18岁,经组织学活检证实的宫颈HSIL(CIN2,CIN3);(2)阴道镜检查清晰显示病变边缘和转化区;(3)病变面积覆盖至少15%的宫颈。阴道镜结果需由3位病理专家做中心复核。

APL-1702是集药物与和器械为一体的光动力治疗产品,其药物成分为氨酮戊酸己酯,相比5-氨酮戊酸其脂溶性更高,使其在更低的药物浓度下产生足够的荧光强度。APL-1702同时配备了一个阴道内置的冷光源自动装置。给药方式为妇科医生经阴道将含2 g制剂(5%氨酮戊酸己酯)的一体化装置放置于宫颈处,置入后5小时光源自动启动,持续照射4.6小时,患者于11~24小时后自行取出装置。安慰剂采用外观和质地与治疗组一致的制剂,但不含药物成分,光照设备无光源输出。

首次治疗3个月评估细胞学和HPV检测,若提示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或HPV阳性患者,可给予第2次治疗。主要终点:6个月应答率,定义为组织学正常或LSIL伴HPV清除。次要终点:6个月HPV清除率(Cobas®HPV检测);病理消退率(LSIL或正常);安全性。APL-1702治疗组额外进行6个月的扩展期观察,扩展性终点为12个月时的应答维持率及延迟应答率。

研究结果

经1~2次APL-1702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改善宫颈HSIL患者的临床预后,表现为应答率、病理消退率及HPV清除率的显著提升。亚组分析显示,该治疗方案在CIN2和CIN3患者中均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APL-1702组随访至12个月时,54.9%的患者仍维持应答,40%的患者实现延迟应答,提示APL-1702具有可观的远期疾病控制潜力。

主要疗效指标(6个月)

亚组分析结果

扩展期研究数据(至治疗后12个月)

  • 应答持久性:至12个月时总体应答率为44.4%,保持了持久性的疗效。

  • 后续延迟应答:在6个月时为LSIL且HPV持续阳性的患者中,40.0%患者在扩展期获得应答。

  • HPV持续下降:扩展期内HPV阳性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安全性数据

  •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APL-1702组发生率为31.6%(84/266),安慰剂组为26.1%(35/134),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297),均为轻-中度。

  • 主要不良事件:APL-1702组最常见的是阴道分泌物增多(13.2% vs. 安慰剂组3.7%,P=0.002),其余事件(如腹痛、阴道感染)发生率两组相当。

  • 严重不良事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为1.5%)。

专家点评

宫颈癌仍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每年新增病例超60万例,死亡超34万例。但宫颈癌是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作为癌变前的关键阶段,其治疗决策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当前临床治疗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约1/3未经治疗的HSIL可能在10年内进展为浸润癌;另一方面,当前的经典治疗方案为宫颈切除术(如LEEP刀、冷刀锥切术、电刀锥切术等),疗效确切,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但可能导致宫颈组织损伤,继而引发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狭窄等一系列长期后遗症,显著增加患者未来妊娠的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儿等风险。尤其在生育年龄女性中,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生育保护,一直是临床实践的难点问题。即使选择消融治疗,仍属于破坏性手术,完整转化区及病变的消融,也会导致宫颈组织损伤。

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思路,在妇科领域探索已持续多年。目前,该疗法在国内外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尖锐湿疣、痤疮、基底细胞癌及黑色素瘤等。但长期以来,缺乏设计严谨、大规模的前瞻性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在宫颈HSIL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疗效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尚未获得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在此背景下,APL-1702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的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目前全球首个在宫颈HSIL领域完成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光动力治疗方案。该研究由郎景和院士牵头,纳入了来自中国、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402例患者,其严谨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成果,为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HSIL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对优化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具体来讲,首先是治疗模式的革命性突破。APL-1702通过创新的局部给药与阴道内置冷光源设计,实现了治疗模式的突破。

1.门诊便捷式治疗:由妇科医生门诊操作,无需麻醉,显著缩短诊疗时间至10分钟;患者无需在医院等待,APL-1702装置自动延时启动,放置后可立即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治疗完成后患者可自行取出装置,减少复诊次数。这“门诊短时放置+居家完成治疗”的模式,将单次治疗的医疗占用时间从传统光动力治疗的4~6小时缩短至10分钟,极大提升了医疗效率。

2.冷光源技术提升治疗舒适度:APL-1702采用的创新冷光源设计,避免传统光动力治疗可能导致的组织热损伤,减少局部刺激,改善治疗舒适度。

此外,其良好的安全性契合生育保护需求。本研究数据证实,APL-1702组的不良事件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主要为一过性的轻微、局部反应,如阴道分泌物增多。该疗法从根本上避免了手术对宫颈组织结构的直接损伤,消除了由手术引起的宫颈机能不全、狭窄以及远期生育风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而言,APL-1702是一种在实现有效治疗的同时,兼顾保留生育功能潜力的治疗选择。

APL-1702凭借其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疗效确切、安全性有保障的非手术选择,标志着宫颈HSIL治疗范式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能够解决当前临床面临的最大困境——如何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的生育能力。作为一种高效、无创且便捷的治疗方案,APL-1702尤其适用于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地区,有望提高HSIL的治疗可及性,助力全球宫颈癌消除战略的实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妇产科在线订阅号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10月12日
龙桂华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 药剂科
无创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10月12日
孙泽辉
唐山市第三医院 | 肿瘤外科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2-3)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阶段
10月12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