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程钢教授:维持去势效果显著,戈舍瑞林微球精准捕捉临床痛点

10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有效的卵巢功能抑制是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基石。数十年来,戈舍瑞林植入剂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如何打破这一技术垄断,为国内庞大的乳腺癌患者群体提供疗效更优、治疗体验更佳的选择,逐渐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


本期【说文解药】,我们特邀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程钢教授,深度剖析戈舍瑞林微球如何通过剂型革新,精准响应乳腺癌治疗的临床需求,实现疗效与患者获益的双重提升。

程钢
副主任药师

执业药师,医学硕士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委员
湖南省药学会基层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药理学会第二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慢病用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常德市药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
常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常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真菌细菌学组副组长
常德市临床用药质控中心秘书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程钢教授提出,评判新制剂的临床价值,应回归其在目标适应症中的真实数据。他详细解读了戈舍瑞林微球对比传统植入剂在乳腺癌患者中的Study 303临床研究——该研究聚焦维持去势的失败率,即雌二醇(E2)水平是否突破绝经后阈值。结果显示,戈舍瑞林微球展现出更强大且稳定的卵巢抑制能力:给药后第4-12周,微球组出现E2突破的患者比例仅为6.9%,显著低于植入剂组的13.7%。对乳腺癌患者而言,这种对雌激素水平的稳定抑制,是确保后续内分泌治疗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前提,直接影响患者长期预后。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提出,除可量化的疗效数据外,患者的治疗体验与依从性同样是衡量临床价值的关键维度。传统戈舍瑞林植入剂采用外径达1.6mm的粗针头进行腹部皮下注射,剧烈疼痛与出血风险是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戈舍瑞林微球将针头外径缩减一半(0.8mm),并改为多部位可选的肌肉注射,极大改善注射体验。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剂型改良,既减轻患者痛苦与焦虑,也因操作便捷降低护理难度。对于需长期内分泌治疗的肿瘤患者,这种由治疗体验改善带来的依从性提升非常重要,是确保长期疗效实现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