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 | 山西省中医院李宁教授:当药物创新回归临床,戈舍瑞林微球如何诠释2.2类新药的核心价值?

09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现代药物治疗管理中,如何确保患者“用得上、用得好、更能坚持用”是临床药师关注的核心。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肿瘤患者而言,药物的疗效是基石,但治疗过程的耐受性与便利性,同样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


本期【说文解药】我们特别邀请山西省中医院李宁教授,从临床药师的专业视角,并以戈舍瑞林微球为例,深度剖析2.2类改良型新药是如何通过剂型革新,破解临床应用难题,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

李宁
主管药师

山西省中医院门诊成西药房
山西省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李宁教授指出,2.2类新药是在已知活性成分基础上,通过优化剂型、处方工艺或给药途径,以实现“改善安全性、提高依从性”等临床优势的改良创新。李宁教授强调,戈舍瑞林微球正是这一研发策略的典范。它直面传统戈舍瑞林植入剂因1.6mm粗针头和不稳定药物释放所带来的临床痛点,采用了先进的微球技术平台进行系统性重构。相较于传统植入剂,戈舍瑞林微球不仅将针头外径缩减50%至0.8mm,更通过肌肉注射方式提升了患者的耐受度与依从性。其平稳的血药浓度曲线也确保了在整个给药周期内持续稳定的疗效,避免了植入剂后期药效不足的风险。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表示,戈舍瑞林微球的临床价值是多维度的。它在III期临床研究中已被证实,其疗效与传统植入剂非劣效,甚至在维持去势稳定性上表现更优。在此基础上,它通过剂型革新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临床数据显示,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植入剂,这对于需要长达数年治疗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该药物的良好耐受性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注射焦虑,提升了治疗的可持续性。药物剂型的持续创新,正在为临床药学实践提供新的有力武器,它不仅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代表了我国医药研发从满足基本治疗需求到追求更优治疗体验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