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厚丽教授解读新药发展新热点——2.2类新药

08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国内制药工业发展迅速,其中2.2类新药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展热点。2.2类新药是指含有已知活性成分的新剂型(含新型给药系统)、新处方工艺、新给药途径,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制剂。这类药物无需从全新化合物研发起步,而是基于已验证活性分子,通过技术迭代突破治疗瓶颈——在提升安全性、优化疗效及增强依从性三维度实现治疗获益突破性提升。
 “说文解药”栏目旨在聚焦创新药发展赋能临床实践,通过线上研讨会和媒体传播的形式,邀请国内前列腺领域专家,探讨2.2类新药为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解读2.2类新药的改进策略,以思想碰撞之火花,推动临床实践进步。

李厚丽
副主任药师

药剂学硕士,药理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副主任药师/副研究员,消化专业临床药师,硕士生导师
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物治疗管理(MTM)及美国药师协会(ACCP)培训认证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定量药理学、新剂型及新技术的个体化精准用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学基金3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陕西省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妇幼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药理学会应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药学会药剂学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药学会药物经济专委会委员
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药学全国专业组委员
《中国药业》、《药学进展》、《AJHP中文版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专刊》杂志青年编委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在当今医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进程中,2.2类新药以其独特的创新优势,逐渐成为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力量。本期会议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厚丽教授深入剖析2.2类新药的优势,并以戈舍瑞林微球为例,展现2.2类新药在提升患者治疗体验与疗效方面的巨大潜力。2.2类新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但其开发难度同样较高、获批难度大,李厚丽教授分别以白蛋白紫杉醇、阿立哌唑口溶液、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为例,介绍了改良型新药在提高疗效、改善安全性、增加依从性方面的进步。

戈舍瑞林微球作为2.2类新药的典型代表,采用符合FDA标准的全球领先微球技术,是2.2类新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跨时代意义。与传统的戈舍瑞林植入剂相比,其临床疗效相当,但显示出更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依从性是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戈舍瑞林微球通过改良的注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注射体验,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长期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这种依从性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还能减少因治疗中断而导致的疾病复发风险。

李厚丽教授在讨论环节指出,2.2类新药的研发和应用,是药物研发领域“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与会专家则在讨论中表示,戈舍瑞林微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在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的优势,更在于其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