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多学科管理重塑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版图

08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1%,平均生存时间不足40个月。由于我国初诊患者晚期的比例较高,因此减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负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中国患者和医生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期【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夏雨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霍彬教授畅谈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现状以及学科发展等热点话题。

破局:多学科管理为晚期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治疗注入新能量

夏雨教授:针对中晚期肿瘤这一类复杂的疾病,通常涉及到多学科的联合治疗,单一专科的专家很难掌握这类复杂疾病全面的治疗进展,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多学科管理是针对疑难疾病,由多学科专家集中讨论后,对该疾病提出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的一种治疗模式,可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对于前列腺癌这一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老年患者占比大,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病,抗肿瘤药物常采用多药联合使用,大大增加了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出现;这需要药剂科、老年科和肿瘤科等多个科室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每一次疾病进展提出较完整、有效的治疗方案。

霍彬教授:由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年龄较大,其治疗方案常涉及到化疗、新型内分泌治疗等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从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需充分重视前列腺癌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在新型内分泌药物选择方面应精准决策,同时对不良反应实施科学管理,以全面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诊疗模式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找到最优的治疗决策,更好地管理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获得全程管理。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通过多学科管理模式可以从源头进行评估和管理,在疾病不同阶段共同制定出个体化最佳的治疗措施。

总结

晚期前列腺癌正面临发病率攀升、患者老龄化、合并症复杂等多重挑战。当前以ADT为核心的"ADT+新型内分泌"治疗模式虽能有效控制肿瘤,但其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不容忽视。面对这一复杂疾病,亟需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状况、精准选择治疗方案、全程管理不良反应,最终实现疗效与安全的最佳平衡,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优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