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4期】国产TROP2 ADC研究数据于ASCO公布

07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61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在美国芝加哥圆满落幕,来自全球近4万名肿瘤领域的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共同分享这场盛大的学术盛宴。众多重要的临床研究口头汇报后,发表于顶级期刊。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改变了指南,同时也为相关创新药物获批提供了关键的循证医学证据。【肿瘤资讯】将相关研究进展汇总编译,与国内同行分享。本项研究同步发表于BMJ

芦康沙妥珠单抗 vs 多西他赛用于经治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图片9.png

研究封面

研究背景

85%的肺癌患者为NSCLC,在亚裔和非亚裔患者中,分别有50%和10~15%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携带EGFR基因突变。靶向治疗药物是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选择,耐药后含铂双药治疗是治疗选择之一,此类患者耐药后通常考虑多西他赛,但疗效有限且存在安全性问题。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细胞粘附、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往往高表达且与TKI耐药有关,有两款针对该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戈沙妥珠单抗和Dato-DXd展现出抗肿瘤活性和PFS获益。近日美国FDA已批准Dato-DXd在EGFR-TKI和含铂化疗进展后EGFR突变NSCLC的后线治疗适应症。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肺癌领域首款获批的TROP2 ADC,其细胞毒载药为I型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药物抗体比为7.4。近期的一项基础研究显示,EGFR突变的存在可导致药物内吞,而耐药之后的患者对该药物的摄取更高。I/II期临床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因此,研究者开展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疗效。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18~75周岁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确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患者携带EGFR基因突变,且既往接受靶向治疗及含铂双药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允许既往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患者入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2:1比例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或多西他赛,研究按照是否存在脑转移进行分层,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剂量为5mg/kg,第1/15天给药,每4周一个周期,多西他赛为75mg/m2,每三周为一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ORR,次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DCR、PFS、OS、安全性等。

研究结果

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共197例患者接受筛查,137例患者接受随机化, 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入组91例和46例患者,两组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均有98%的患者基线存在转移性病灶,其中脑转移病灶占比分别为20%和22%,19del患者占比分别为47%和70%。既往接受一线治疗患者占比分别为10%和11%,二线治疗占比分别为57%和43%,三线及以上治疗占比分别为33%和46%,分别有92%和96%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三代靶向药物治疗。

疗效数据

数据分析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2.2个月,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ORR分别为45%和16%,P<0.001。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6.9个月和2.8个月,HR=0.30,P<0.001;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7.9个月和2.8个月,HR=0.23,首次OS数据分析时,成熟度为34%,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HR=0.49,P=0.007,12个月OS率分别为73%和54%,两组DCR分别为75%和27%。

图片10.png

两组疗效数据

安全性

两组全因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98%,其中,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72%,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和41%,因不良反应而导致剂量降低比例分别为32%和43%。治疗中断比例分别为35%和28%,永久性终止治疗比例分别为0%和2%。

图片11.png

两组安全性数据

研究结论

相比多西他赛,芦康沙妥珠单抗显著改善了EGFR-TKI耐药且含铂双药治疗进展患者的ORR、PFS和OS,安全性可管理。

参考文献

DOI:10.1136/bmj-2025-08568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YF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