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BOC/BOA丨秦叔逵教授:2025 post-ASCO——中晚期肝胆胰肿瘤治疗的当前标准与临床实践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7月4日~5日,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BOA)会议于南京盛大召开。这场盛会聚焦肿瘤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创新成果,为国内外肿瘤学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期间,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进行了“Current Standard Practice after ASCO 2025: 中晚期肝胆胰肿瘤”的主题报告,系统性地汇报了中晚期肝胆胰肿瘤治疗领域的多个重要进展,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和实践指导。

图片1.png

肝细胞癌(HCC):靶免/双免治疗成为一线治疗新标准,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正在“渐入佳境”

中晚期HCC的系统性治疗已经从靶向治疗进入免疫治疗为主的新时代,免疫联合治疗正在成为晚期HCC一线治疗标准方案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大分子的贝伐珠单抗或小分子的多靶点+TKI血管靶向药物具有疗效优势,但是长期生存仍然有待提高,相关不良反应与出血风险也值得关注。

双免联合治疗取得新突破:HIMALAYA研究率先获得成功,中位随访62.5个月,5年总生存期(OS)率翻倍,达到19.6%;而CheckMate-9DW作为首个主要对比仑伐替尼的Ⅲ期研究,纳武利尤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中期分析客观缓解率(ORR)高达36%,疾病控制率(DCR)超过30个月,mOS达到23.7个月,显示出长生存优势,且安全性可控,为晚期HCC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局部治疗联合免疫:EMERALD-1和LEAP-012研究相继成功,证实不可切除HCC可选择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靶免方案,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获益;而RWS证实,TACE+ICIs+贝伐珠单抗的mOS和mPFS要优于TACE+ICIs+仑伐替尼的疗效,但需注意患者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和门静脉高压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管理。

目前,在中国已有19种HCC治疗方案/药物获批上市,选择增多,未来一线“双免疫靶化”可能带来新的突破,值得期待。由于中国HCC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诊治需考虑国情和患者特点,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胆管癌(BTC):迈入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新时代

随着对BTC分子特征和生物学机制的深入探究,以及NGS基因检测技术在BTC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BTC的治疗模式正经历着重大变革,逐渐从传统的以标准化疗为主的模式,向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导的联合治疗新时代迈进

目前,分子靶向治疗主要应用于BTC的二线治疗。随着FGFR、HER2等靶向药物的相继获批上市,BTC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在免疫治疗成功打破BTC治疗瓶颈之后,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将分子靶向药物引入一线治疗,包括单用分子靶向药物或与靶向、免疫、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案

近期公布的BTC大型Ⅲ期研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在TOPAZ-1研究中,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使3年OS率较单纯化疗翻倍,进一步降低了死亡风险。然而,KYENOTE-966研究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其死亡风险有所上升,且3年OS率与化疗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基于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及其长期随访结果,CSCO指南已将度伐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列为一级推荐(1A证据)方案,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BTC一线治疗的核心方案

局部治疗领域,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化疗在BTC(尤其是肝门部及远端胆管癌)中,并未在PFS上带来显著获益,但显示出一定的OS延长趋势,且患者因肝衰竭死亡率较低,表明其仍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目前,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局部治疗联合方案也正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围手术期治疗的探索道阻且长。术后辅助治疗方面,JOCG-1202研究公布了5年随访结果,无复发生存率(RFS)在长期随访后取得了统计学显著差异。更多围绕手术期的研究开始进入探索阶段。ADJUVANT研究初步证实,双免疫方案(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曲美木单抗±卡培他滨)辅助治疗BTC患者可带来无事件生存期(EFS)的获益,且耐受性良好,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在2025年ASCO年会上的两项口头报告中,初步表明新辅助放化疗可为可切除BTC患者带来获益,但是否可以将免疫治疗提前至术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证实。

胰腺癌(PDAC):多点开花,治疗迎来曙光

目前,局晚期胰腺癌依然缺乏高效安全的标准治疗,临床上仍以姑息化疗为主,亟需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PANOVA-3研究是迄今为止针对该类人群的首个且唯一报告OS阳性结果的Ⅲ期研究,证实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可显著延长患者OS,控制远处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TTFields必将改变局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

新辅助治疗在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及最佳方案选择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NEONAX研究初步验证了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但是尚需更大样本研究进一步确证。CASSANDRA研究则探索了PAXG方案用于新辅助治疗,并达到其主要研究终点,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

晚期胰腺癌的系统治疗仍以化疗为基石,相关方案在不断优化之中。同时,新型药物的探索也取得一定进展。靶向CLDN18.2、CEACAM5及CEACAM6等新靶点的抗体和ADC初步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此外,针对胰腺癌这一典型的免疫“冷肿瘤”,多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和方法也正在积极探索中,值得关注。

结语

本次主题报告无疑为肝胆胰肿瘤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HCC治疗上,中晚期HCC系统性治疗进入以免疫治疗为主的新时代,免疫联合治疗成晚期HCC一线治疗标准方案。靶免联合需平衡获益与风险,HIMALAYA和CheckMate-9DW等研究展现双免联合治疗获益,EMERALD-1和LEAP-012等研究在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方面表现突出。

对于BTC,分子靶向治疗主要用于二线,免疫治疗突破后进入一线探索。基于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免疫联合化疗成晚期BTC一线核心方案。2025 ASCO年会报告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对可切除BTC患者有益,但免疫治疗前线应用待探索。ADJUBIL研究证实双免疫方案辅助治疗获益,需更大样本量验证。

胰腺癌领域,局晚期以姑息化疗为主,PANOVA-3研究显示化疗联合TTFields有OS获益,有望改变未来治疗格局。晚期胰腺癌系统治疗以化疗为基础,方案不断优化,新型药物持续探索,新型靶点相关抗体和ADC展现了一定疗效与安全性,胰腺癌治疗正迎来曙光。

这些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将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临床实践,推动肝胆胰肿瘤治疗迈向新的台阶,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最后.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2日
陈宁
南京康爱医院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7月12日
刘喜勇
兰考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天天学习,天天进步
07月12日
刘喜勇
兰考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天天学习,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