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胃癌多线治疗后血小板减少全程管理病例1例

07月04日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院肿瘤内科王刚教授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6岁,因“胃癌术后近1月”于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


症状体征:ECOG 1分,NRS 0分,体表面积 1.72/m2,BMI 20.76。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共模可见轻度黄染,腹壁皮肤呈术后改变,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Murphy氏征(-),,移动性浊音(+)。


诊断方法:结合患者手术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晚期转移性胃癌明确。


治疗方法:全身治疗为主,包括靶向、免疫及化疗的联合、多程、多线治疗,治疗期间多次出现化疗后III度血小板减少,应用海曲泊帕治疗及CIT的II级预防。 


临床转归:TPO基础上联合海曲泊帕可以更快恢复血小板;同时海曲泊帕II级预防确保了患者三线后治疗的顺利进行,OS达30m。


适合阅读人群:肿瘤内科;胃肠外科;血液科


关键词:海曲泊帕;血小板减少;胃癌;肝转移 

前言

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是由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通常当血小板计数降至100×109/L以下时即可诊断。CTIT的发生不仅与肿瘤的类型有关,还受到治疗方案和治疗周期的影响。根据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CTIT被分为I至IV级,而一旦患者出现III级或更高级别的血小板减少,便需中断抗肿瘤治疗。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出血、需要降低药物剂量或延迟治疗时间,从而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在本例中,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期间多次经历了III级的血小板减少,这突显了海曲泊帕等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治疗和预防CTIT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这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因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还有助于维持治疗的连续性和剂量强度,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必要的治疗,从而优化治疗结果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外院行急诊胃镜提示:贲门占位;病理活检示:贲门粘膜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CT考虑肝脏多发转移。后因内科治疗止血效果不佳行“经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肝结节活检”,病理分期:pT4aN3bM1,IHC:HER2 3+。我院治疗前CT示合并有肝、肺、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转移(图1-图6)。一线治疗:基于KEYNOTE-811研究予“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PFS 10m;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PFS 2m;三线治疗:DESTINY Gastric06临床研究,PFS 10m。

检查(按顺序图1-图12)

图1-6. 治疗前基线胸部CT平扫(2021.07.30)

图7-12. 治疗前基线腹部CT平扫+增强(2021.07.30)

治疗前基线胸部CT平扫(2021.07.30)(图1-6):双肺见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大者位于右肺下叶,长径约13mm,纵隔窗部分减影,转移可能。

治疗前基线腹部CT平扫+增强(2021.07.30)(图7-12):肝内弥漫性分布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轻中度环形强化,较大者长径约36mm,考虑转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治疗

一线治疗期间(图13),患者2周期联合治疗后开始出现血小板减少,8周期后血小板减少达III级(43×109/L),予以TPO升血小板处理,4天后CTIT恢复至II级,9天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TPO治疗期间合并出现肌肉酸痛症状。二线治疗期间(图14),患者2周期治疗后再次出现III级血小板减少(34×109/L),鉴于前次血小板恢复时间较长,且后期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故在TPO基础上联合TOP-RA(海曲泊帕 7.5mg qd)升板治疗,5天后血小板即恢复至100×109/L,期间无特殊不适。三线治疗期间(图15):从第1周期治疗开始即予以血小板减少的II级预防,每周期化疗结束后给与“海曲泊帕 2.5mg qd”直至下周期化疗前,期间未再出现III级及以上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最低水平100×109/L。

图13-15. 一线、二线、三线 治疗期间PLT计数

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在一个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历程中,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两次遭遇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达到了III级的严重程度。在第一次面临这种情况时,采用了单一的TPO(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以促进血小板恢复。然而,这种方法不仅延长了血小板恢复时间,而且在治疗后期引发了与TPO相关的不良反应。

在第二次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时,治疗策略调整为TPO与海曲泊帕(一个刺激血小板生成的药物)的联合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显著缩短了血小板恢复时间,并且没有引发明显的相关不良反应,表明这种升板治疗既有效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在随后的第三线治疗期间,医疗团队充分评估了患者再次遭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并选择单独使用海泊帕作为二级预防措施。这一策略成功避免了III级及以上血小板减少的再次发生,使得患者能够按计划完成第三线治疗。结果,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10个月,总生存期(OS)延长至30个月。这一治疗历程不仅凸显了个性化医疗策略的重要性,还展示了在面对治疗中的并发症时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价值,从而最大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讨论

血小板减少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常遇到的一种血液学毒性问题。随着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肿瘤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CTIT)的概念已从传统的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CIT)逐渐扩展。临床上,对抗这一问题的措施主要包括应用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TPO、IL-11)以及输注血小板[1]。然而,IL-11可能在首次或多次给药后引起过敏或超敏反应,并伴有水钠潴留和房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而TPO治疗有可能诱导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中和内源性TPO,这些限制因素使得这两种药物未被包含在国际上的NCCN指南中[2-3]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曲泊帕乙醇胺,作为一种小分子非肽类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能够激活依赖TPO-R的STAT和MAPK信号转导路径,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刺激血小板的生成。由于其作用位点与内源性TPO不同,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竞争性抑制,甚至可能存在协同作用[4]

一项针对实体瘤患者CTIT(≥3级)的治疗疗效进行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海曲泊帕与TPO联合使用相比于单独使用TPO,能够显著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6.5天对比9.5天,p<0.0001),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5]。在我们这位患者的案例中,一线及二线治疗期间发生了III级血小板减少。初次CTIT时采用单一TPO治疗,血小板恢复时间较长,且伴有不良反应。当转为TPO联合海曲泊帕治疗后,患者的重度血小板减少得到了快速的恢复,显示了联合治疗模式在快速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方面的优势。

鉴于患者已经接受了多线的抗肿瘤治疗,并且在之前的治疗周期中多次经历了III级血小板减少,依据《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进行了CTIT的二级预防。因此,在患者后续的治疗中,采用海曲泊帕进行二级预防,有效地维护了稳定的血小板水平,确保了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这一案例强调了,对于有多线治疗历史且曾经历过III级及以上血小板减少的患者,TPO-RA海曲泊帕能够有效支持后续治疗的顺利实施。由此也可以看出,海曲泊帕的支持治疗在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输血需求以及协同其他治疗方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CTIT患者的持续治疗提供了新疗防治策略。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仅要致力于肿瘤治疗,还要重视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以期实现更优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通过精准医疗和细致的个体化关怀,我们能够为患者带来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响应率和成功率。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均声明本研究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J].中国肿瘤临床,2019,46( 18) : 923-929
[2] UTER D J. The structure,function,and clinical use of the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 avatrombopag[J].Blood Rev,2022,53: 100909
[3]庞丽娜,龚帅,张胜利等.海曲泊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效果和安全性[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22):4048-4051.
[4] KAPUR, RICK, ASLAM, RUKHSANA, SPECK, EDWIN R., et al.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 (TPO-RA) treatment raises platelet counts and reduces anti-platelet antibody levels in mice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J]. Platelets,2020,31(3):399-402.
[5]Jing Yang,et al,Combination of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 and 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for Treating 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penia,2022 ASH,ABS3772

本文转自: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4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7月04日
李娟
六安市人民医院 | 病理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7月04日
栗小玲
邯郸市第一医院 | 神经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